【新京报五问机动车新国标:给汽车加速戴上“安全缰绳”,你怎么看?】公安部近期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这一强制性国标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公开征求意见。新规里一些涉及日常用车的变化:默认加速不得快于5秒:新规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状态。这意味着,即使你买的是一辆性能猛兽,每次上车时,它也会处于一个相对“温和”的模式。为何这么定? 标准起草工作组解释,这是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启动加速失控事故多发的问题。如今,二十万左右的车就能拥有以往百万跑车的加速能力,但很多驾驶员并未准备好驾驭这样的性能。新规旨在让驾驶者在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后,才能使用高性能模式,相当于一道“性能保险丝”。强制配备机械门把手:新规明确要求,每个车门(尾门除外)都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外把手。这意味着,即使在车辆碰撞断电、电子锁失效的极端情况下,救援人员和车内乘客也能通过机械把手打开车门,为生命通道上了双重保险。新增多项安全功能:踏板误踩抑制:纯电动及插电混动汽车需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静止或蠕行时,若系统判断为误操作,会抑制动力输出并发出警示刹车优先:当刹车和油门信号同时发出时,系统必须优先响应刹车信号,从底层逻辑上防止因慌乱导致的误操作限制驾驶屏娱乐:当时速超过10公里,驾驶员前方的显示屏将自动关闭并禁止开启娱乐影音和游戏功能,以减少分心驾驶这次新国标的修订,涉及用车安全的方方面面,清晰地传递出“安全应优于炫技” 的信号。以上信息基于《新京报》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