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察院仍死咬总统李在明,执政党决定重拳出击,一顶叛乱的帽子已经扣了上去! 近期,韩国朝野围绕是否“放弃大庄洞弊案上诉”一事爆发了强烈冲突,检察院系统也被卷入其中。 所谓的大庄洞弊案不过是尹锡悦政府当初埋下的 “打压伏笔”,如今检察院死咬不放,说到底就是旧账新算的权力游戏。 这案子说起来不复杂,2018 年到 2021 年李在明当城南市长时,主推了大庄洞的土地开发项目,按说市属的城南都市开发公社和民间企业各持股 50%,收益也该对半分。 结果最后公社只拿了 10%,两家民企却瓜分了近 70% 的利润,光 “火天大有” 这家公司就用 8721 万韩元(约 47 万人民币)的投入赚走了 1000 亿韩元(约 5.5 亿人民币),里外里算下来,公社直接损失了近 4900 亿韩元(约 26.6 亿人民币)。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案子核心是李在明的亲信刘东圭等人搞的利益输送,刘东圭都已经被判了 7 年徒刑,可检方偏要把线索往李在明身上引,一会儿说他泄露内部政策信息,一会儿说他默许利益分配,折腾了四年多,拿出的证据不是时间错位就是证词矛盾。 首尔高等法院二审直接判了李在明无罪,说检方是 “选择性取证”,这结论简直是打在检方面门上的耳光。 但即便如此,检察院还是不死心,嚷嚷着 “判决不符合常识”,非要往最高法院上诉,这股子执拗劲儿,要是用在真反腐上说不定早成了,可偏偏盯着一个二审无罪的人不放,谁都能猜出背后的门道。 要知道尹锡悦本身就是检察官出身,当年能上台多少靠着 “反腐” 的名头,可上台后转头就把检察院变成了打压政敌的工具。 李在明作为共同民主党核心人物,2022 年总统大选时跟尹锡悦打得难解难分,从那时候起,检方就没停过对他的 “关照”。 除了大庄洞案,2024 年 11 月检方又以 “挪用京畿道预算” 起诉他,说他公车私用、用公款付餐费,涉案金额 1.0653 亿韩元(约 55.4 万人民币),紧接着又来个 “教唆伪证案”,桩桩件件都赶在关键节点冒出来,一审还真判了他违反《公职选举法》有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明摆着就是想剥夺他的参选资格。 更讽刺的是,尹锡悦自己后来闹出的事比谁都大,2024 年 10 月派无人机闯朝鲜领空挑事,想制造冲突搞戒严。 12 月真就发布了紧急戒严令,派兵围国会,结果被国会弹劾罢免,还成了韩国史上首个被以 “内乱罪” 起诉的现任总统,前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都当庭作证,说尹锡悦曾下令抓捕政敌,甚至放话要 “亲自射杀”。 这时候再回头看当初检方对李在明的死缠烂打,简直是笑话 —— 真正搞破坏宪政的人在前面作妖,检方视而不见,反倒盯着一个没直接涉案的反对党领袖穷追不舍,这司法公正的面具早就碎得满地都是。 现在执政党要扣 “叛乱” 帽子也不是没道理,检方在尹锡悦倒台后还抱着旧案不放,拒绝放弃上诉,说白了就是想延续之前的政治打压,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司法行为,而是在干扰现政权运作。 看看民调就知道,民众早就看清了门道,2025 年 11 月李在明的支持率都回升到 61% 了,连续五周超 60%,而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比在野党国民力量党高了 21 个百分点,这说明大家心里都有杆秤,知道谁在搞政治迫害,谁在真正做事。 说到底,大庄洞弊案就是根导火索,引燃的是韩国政坛积怨已久的司法政治化痼疾。检方拿着鸡毛当令箭,借着贪腐案的由头打压对手,尹锡悦时期把这招玩到极致,如今轮到自己翻车,检方还想接着帮旧主子续命,执政党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这哪里是查案子,分明是权力斗争的延续,只不过这次攻守之势换了位,那些曾经用来打压别人的手段,现在反倒成了反击的武器,韩国政坛这循环往复的戏码,还得接着演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