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郑丽文与美国在台协会终于见面了,通过对郑丽文的观察,终于发现她是一个什么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实话,这场会面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美方本想用“约谈”的姿态把郑丽文叫过去,结果被她硬邦邦地顶了回去,最后反倒是谷立言带着政治组组长罗峻平这些核心人马登门拜访。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以为郑丽文有骨气,敢跟美国人叫板,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会面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双方都派出了重量级人物,郑丽文这边有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苏宏达、国际部主任董佳瑜陪同,谷立言那边也是全副武装。 会谈结束后,对外只抛出个“建设性成果”的说法,具体聊了什么核心问题,两边都闭口不谈,这种模糊表述在台海舆论里见多了,往往意味着双方分歧不小,又不想撕破脸皮。 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点,就在见谷立言的当天上午,国民党刚发了任命书,郑丽文成了蒋介石之后首位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的党主席,一边抓着党内核心权力,一边对接美方,这步棋走得很有算计。 她嘴上总说自己反对“台独”、反对战争,听起来特别符合两岸民众的期待,毕竟谁都不想看到台海生乱,可你仔细听她的表态就会发现问题,她只提“在九二共识下保持两岸和平”,绝口不提“统一”两个字。 这就是郑丽文的真面目:一个精于算计的政治投机者。 她的套路说穿了就是“打太极”,面对美方,她强调台美关系至关重要,期盼美方持续支持,还特意用“沟通稳定”“互信重要”“区域和平”这些模棱两可的词儿,这些话听着温和,实际上门道不少。 她没说要靠美国保护,也没像民进党那样把美台关系当成“护身符”,反倒像是在提醒美方,台湾不想当替罪羊,可她也没明确拒绝美方的要求,甚至收下了访美邀请,说以后再看情况。 面对大陆,她又是另一副面孔,她强调任何改变现状的事都得尊重两岸人民意愿,还特意用“两岸人民”而不是“台湾民众”这个说法,看起来好像认同两岸一家。 可她从不正面回应统一问题,总是用“维持现状”来搪塞,这种做法比民进党明着搞“台独”更让人警惕,因为她披着“和平”的外衣,打着“为台湾好”的旗号,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她是可以沟通的对象。 说白了,郑丽文就是想在两边之间找平衡,谁都不得罪,把自己的政治空间越做越大,她既不想被美国当枪使,也不愿意靠大陆,习惯在模糊地带中捞取政治资本。 这种“不统不独”的立场看似是安全牌,实则是典型的政治投机,她深知“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中的符号意义,但故意淡化其“一个中国”的核心,转而强调“稳定沟通”。 这种操作如同在悬崖边跳舞,既利用共识的框架维系表面和平,又规避了统一议题带来的政治风险。 这种隐性投机比明面上的“台独”更危险,它用“和平”的糖衣包裹着停滞的实质,让两岸关系在“维持现状”的幻觉中逐渐僵化。 当“不统不独”成为流行语,当“九二共识”被抽离核心内涵,两岸关系便沦为政治表演的舞台,表面上是沟通对话,实则是各说各话的平行线。 更需警惕的是,这种投机行为正在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当“维持现状”成为政治正确,真正推动两岸融合的务实声音反而被边缘化。 郑丽文们赌的是时间站在自己这边,赌的是现状可以永远维持,可她们忘了,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民心所向,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投机算计而停滞。 台湾同胞要的和平,是统一基础上的长久和平,不是她口中这种悬在半空的“现状和平”,这种和平随时可能被外部势力打破,最终遭殃的还是台湾民众。 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共享大国尊严,不用再看美国脸色,经济才能彻底突破瓶颈,民生投入不用再被防务预算挤占。 郑丽文这种既想蹭和平红利,又不愿承担统一责任的立场,终究会被两岸民众看穿,她的“温和路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台湾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拖越久。 国家统一的车轮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下,她这种左右逢源的投机游戏,注定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