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被“逼”得亮出了底牌!很多人以为,郑丽文祭拜吴石将军,只是一次寻常的“历史缅怀”。错了!真相是,吴石是当年国民党枪决的“红色特工”,郑此举是“亲统”的核弹级试探。蔡正元怒斥“缅怀对手”只是开胃菜,这一拜,直接“炸”出了蒋万安“拒绝统一”的真实立场! 国民党作为台湾在野大党,其历史叙事一直围绕反共与中华民国定位展开。吴石的出现,直接挑战了这一框架。他早年就读保定军校第三期,与白崇禧等同期同学,抗日时期在昆仑关战役中指挥炮兵,立下战功。解放战争中,他转向中共隐蔽战线,提供淮海战役情报和台湾防御部署图等关键信息。1949年随国民党退台后,继续传递军事情报,直至1950年被捕,一只眼在审讯中失明,仍未吐露机密,最终于6月10日在马场町刑场就义,年仅56岁。 这个案子暴露国民党情报体系漏洞,也成为白色恐怖时期的典型案例。国民党高层长期回避此类话题,前主席朱立伦和吴敦义时代,党务会议上提及受害者名单时,常避开情报相关内容,以防重提党内分裂旧账。 郑丽文2025年当选主席后,面对统派压力,她审视党内民调,发现28.6%的支持者青睐其立场,尤其统派中领先郝龙斌近9个百分点。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后,马场町每日吸引上百民众献花,劳动党主席也呼吁继承先辈遗志。这种基层氛围,让她决定借秋祭活动回应统派呼声,推动党内路线调整。 郑丽文11月8日出席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主办的白色恐怖秋祭,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两岸同心、振兴中华。现场列出数十名受害者照片,吴石位列其中,她点香献花,强调这是历史悲剧,希望两岸和解,避免政治信仰付出生命代价。 此举迅速引发蓝绿阵营反弹。民进党立委吴思瑶批评敌我不分,前蓝委陈学圣直言让国民党候选人难堪。蔡正元在直播中连发五篇动态,称郑丽文自以为搞国共和解,却造成进退维谷,挖空蒋介石与国民党在台湾的根基。他指出,缅怀对手只是开胃菜,这一拜暴露党内模糊派真意。 蔡正元的攻击并非空穴来风,他深谙国民党弯绕,过去多次炮轰党内路线偏差。这次事件中,他爆料金主CK杨来电抱怨,显示统派内部也存分歧。郑丽文回应称名单未特别标吴石,为所有受害者而来,但争议已然升级,统派团体高呼完成统一使命,蓝营青年则要求平衡历史叙事。 蒋万安作为台北市长、蒋家第四代,面对此波操作,反应尤为谨慎。11月7日晚,他出席市政活动,被记者三度追问郑丽文祭拜看法,仅笑了笑钻车离去。次日,他发社交动态,称牺牲奉献前辈值得缅怀,却避开吴石红色特工身份和两岸统一字眼。 相比侯友宜直言历史事实需正视,蒋万安的表述中规中矩,透露出模糊立场。这与他一贯作风一致:去年大陆代表团访台,他拒交流协会邀请,转去商业剪彩;台湾光复80周年演讲,将回归中国改为中华民国光复;党内深蓝劝提九二共识,他只回应维持现状。 民调显示,65%的国民党支持者希望明确一中立场,他却倾向迎合反统选民,避免得罪票仓。 这一事件折射国民党路线之争的深层矛盾。郑丽文从台独倾向转向坚持九二共识,当选黑马主席后,一边喊敢于说出自己是中国人,一边拉拢统派如夏瀛洲,试图重塑党形象。 但党内世代交替加剧分化,蒋万安等年轻一代更注重本土化,侯友宜则居中调和。蔡正元的炮轰虽激烈,却反映深蓝不满,他连发动态后遭蓝营大将反击,称其无休止抹黑惹众怒,大陆官媒也定性为党内倾轧。 郑丽文借势巩固统派,11月12日中常会前献花孙中山铜像,强调坚定真相不易。国民党若继续回避吴石这类符号,恐难凝聚共识,选举前景堪忧。 国民党百年荣辱,吴石一案如镜子,照出路线迷茫。郑丽文借祭拜推动和解,蒋万安闪躲维护票仓,蔡正元炮轰维护传统,三方博弈中,基层声音渐起。 台湾社会需反思:历史真相何时不再沉默?国民党若能借此整合,化争议为共识,或重振雄风。否则,在民进党围堵下,蓝营内耗将成最大隐忧。两岸和平,最终靠理性对话,而非回避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