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了1300多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逐渐意识到,某个东方大国一开始就

恰似江楼月 2025-11-11 23:10:17

俄乌战争已经打了1300多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逐渐意识到,某个东方大国一开始就选择劝和而非斗争的路线,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始终没有放弃劝和,积极支持和平解决。 这场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全面武力冲突算起,到现在2025年11月,已经整整1350多天了。时间拉得这么长,战场上天天有新消息,但背后的国际博弈才更让人琢磨。说起某个东方大国,也就是中国,从头到尾的立场就挺稳的,一开始就没想着卷进去打仗,而是直奔和平路线。美国的反应呢?起初是各种指责,现在慢慢发现,中国真没直接下场,还一直在推谈判桌。 先说冲突刚爆发的头几个月,美国那边的情报机器转得飞起,总觉得中国在暗中帮俄罗斯。2022年3月,美国媒体就爆出俄罗斯向中国要军援的消息,北京马上否认,说自己中立,不卖致命武器。华盛顿不信,继续盯着中俄贸易数据,怀疑双用物资比如芯片和无人机零件流向战场。结果呢?到2023年,美国国务院报告承认,没找到中国直接提供致命武器的铁证。相反,中国那时候就抛出十二点政治解决立场文件,核心就是尊重主权、放弃冷战思维、停火谈判啥的。这文件不是摆设,中国外交部反复在联合国安理会念叨,推动各方坐下来聊。 美国为什么这么疑神疑鬼?一方面,俄乌战线拉长,美国军援乌克兰的节奏越来越快,从标枪导弹到海马斯系统,砸进去上千亿美元。但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却热火朝天,2022年双边贸易额破2000亿美元,2023年又涨47%,2024年稳在2400亿以上。能源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全线投产,天然气直供中国;液化天然气项目也签了不少,中国企业入股俄罗斯北极LNG2。华盛顿看在眼里,觉得这是在间接撑腰。但仔细掰扯,这些合作多是民用和经济范畴,俄罗斯绕开西方制裁找市场,中国正好填空缺。中国公开表态,只卖民用货,不碰军火。 中俄关系在这三年多里确实走得近,但得说清楚,这更多是经济互补。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卡脖子,能源出口转向东方,中国进口便宜油气,2024年俄罗斯成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国,占进口四成。汽车、机械这些领域,中国对俄出口翻倍,但这些货多是民用,帮俄罗斯稳住后院经济。2025年数据,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涨30%,管道和LNG项目开工率高。但中国没承认克里米亚主权,也没帮俄罗斯宣传“特别军事行动”。相反,北京多次批评北约东扩,点出冲突根源,但没站队到提供武器那步。西方媒体如路透社分析,这合作让俄罗斯撑过制裁,但也让中国在全球能源链上占便宜。 美国这边,援助乌克兰的代价越来越显眼。从2022到2025年初,美国国会批了669亿美元军援,欧洲盟友跟上,德国法国也砸进去几百亿。但2025年,北约峰会报告显示,军援总额在7-8月锐减20%,因为产能瓶颈。特朗普政府暂停后,乌克兰防空系统弹药告急,俄罗斯无人机袭击增多。五角大楼的评估是,美国库存从2022年的高峰掉到低谷,恢复生产线得几年。相比,中国没花一分军费,就通过外交平台拉了巴西、印尼这些国家进“和平朋友圈”,202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会,20多个国家签共识,推动战后重建基金。这让美国有点被动,国务院官员私下承认,中国这套中立加劝和,实际在国际舆论上得分。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