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美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150次,那么问题来了:在第一次毁灭世界后,

山河又月明 2025-11-11 11:15:02

特朗普说美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150次,那么问题来了:在第一次毁灭世界后,谁来毁灭第二次? 特朗普这句“能毁灭世界150次”的言论,更像是没算明白账的夸张吆喝,完全没考虑核战争后连“毁灭执行者”都剩不下的现实。这种说法的漏洞,早被科学家们用“核冬天”理论和一堆实打实的数据戳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那个能戳破谎言的“核冬天”理论。科学家研究过,一旦爆发大规模核战争,比如美国动用其库存里的核武器,数亿吨烟尘会被直接炸进平流层,这些直径小于1微米的烟尘能在高空飘好几年甚至十年,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北半球的气温会骤降40℃,夏天能直接变成北极的寒冬,就算是靠海洋调节的沿海地区,气温也得降15℃以上,原本四季温和的地方也得裹上厚棉袄。 这种降温可不是普通寒潮,植物根本扛不住,不管是小麦、水稻还是玉米,要么冻死要么因为缺光停止生长,全球农业会全面瘫痪。 更要命的是,核爆炸产生的氮氧化物会毁掉臭氧层,紫外线直射地面,不仅灼伤人类皮肤,还会杀死海洋里的浮游生物——这可是海洋食物链的最底层,浮游生物没了,鱼类就没了食物,很快海洋里的生物也会大量死亡,人类的食物来源等于被砍断了两条腿。 再看看真实的核灾难案例,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只是一次核电站泄漏,跟核战争比起来简直是小打小闹,但造成的后果已经够吓人了。那次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达14×10¹⁸贝可勒尔,污染了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意大利领土的一半。 84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其中18岁以下的孩子里诊断出近5000例甲状腺癌,在清理人员中白血病发病率都翻了倍。 受污染的5.2万平方公里农业区没法耕种,10公里内的土地半个世纪不能用,白俄罗斯为了处理后续影响花了220亿美元,经济损失超过2350亿美元。 就这么一次局部核泄漏,都让周边国家付出了这么大代价,更别说全球核战争了——到时候不是某块区域不能耕种,而是全球大部分农田都得废掉;不是几十万人受影响,而是整个人类文明都要被逼到绝境。 再算算美国核武器的“毁灭账”。目前美国大概有3708枚核弹头,就算每枚平均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20倍,全部引爆产生的能量确实惊人,但“毁灭世界”从来不是简单的当量叠加。 广岛那颗1.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摧毁了13平方公里的城区,而现代核弹头威力更大,但核战争的致命之处是连锁反应。只要其中一部分核弹头击中城市和工业目标,产生的烟尘就足够引发核冬天,用不了多久,全球粮食储备就会耗尽,因为没有新的农作物能长出来。 华尔街的比尔·阿克曼之前批评特朗普政策时都用过“经济核冬天”的说法,意思是连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都难以承受,更别说真正的核冬天了。 更关键的是,“第二次毁灭”需要有人来操作,但第一次核打击后,人类根本没这个条件。核爆炸会摧毁所有基础设施,电力、通信、交通全部瘫痪,政府机构和军队指挥系统会彻底崩溃,就算还有剩下的核弹头,也没人能下达发射命令,更没人能操作发射装置。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光是30公里内的居民就紧急疏散了11.6万人,整个区域变成了无人区,而核战争会制造出无数个更大的无人区,幸存者们首先要挣扎着找吃的喝的,根本不可能去管什么“第二次毁灭”。 那些藏在地下发射井或核潜艇里的核武器,要么在第一次打击中被摧毁,要么因为失去指挥和维护变成一堆废铁。 特朗普大概是把核武器的当量和“毁灭次数”简单划上了等号,以为150倍的当量就能毁灭150次,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连锁反应。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只需要第一下用力,后面的牌就会自己倒下,根本不需要再推第二次。 地球生态也是这样,一旦被核战争打破平衡,接下来的寒冷、饥荒、辐射会自动蔓延,直到把人类文明逼到绝境。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隔离区里的动植物花了几十年才慢慢恢复,而核冬天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恢复起来需要上百年甚至更久,在这之前,人类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哪里还有闲工夫考虑“第二次毁灭”。 说到底,这种言论就像小孩炫耀自己的玩具够砸坏邻居家玻璃150次,却没想想砸第一次的时候,自己手里的玩具已经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也已经没了,剩下的149次不过是自说自话的空话。 核威慑的意义从来不是真的要使用核武器,一旦真的动用,就没有赢家,更没有“重复毁灭”的机会——毕竟毁灭世界这件事,一次就够彻底了。

0 阅读:0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