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有多难养?一艘山东舰,编制数千人,食堂一天做七顿饭,每顿都很丰盛,光是每天伙

康安说历史 2025-11-10 23:41:41

航母有多难养?一艘山东舰,编制数千人,食堂一天做七顿饭,每顿都很丰盛,光是每天伙食费高达几十万,怪不得一些小国养不起航母......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天三顿饭,顿顿不能少,那为什么在航母上一天就要准备七顿饭? 这真不是官兵们嘴馋或者饭量比普通人大一倍,实在是这 6 万多吨的 “海上城市” 运转起来,压根没有 “统一开饭” 的说法。 山东舰上 3000 来号人,算上飞行员、轮机兵、雷达操作员这些岗位,足足分成几十个部门、数百种职业,要保证 24 小时随时能战斗,就得实行三班轮值制度 —— 人员分成三组轮着上岗,每组干 8 小时歇 16 小时,这意味着任何时候都有上千人在干活,上千人在休息,吃饭时间自然被撕得支离破碎。 就拿最关键的飞行甲板来说,舰载机起降时全员戒备,甲板人员穿着不同颜色的马甲在战机旁穿梭,从挂弹到检修再到指挥起飞,一套流程下来少则几小时,多则大半天,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扛着高强度工作。 还有轮机舱里的兵,整天待在噪音震天的机房里盯着仪表盘,24 小时不能离人,赶上饭点正在处理设备隐患,总不能撂挑子去吃饭。 所以山东舰的食堂干脆搞了 “七餐制”:早上 6 点到 8 点是早餐,给早班岗的人垫肚子;10 点到 11 点加个餐,给熬夜值班刚下岗的人补能量;12 点到 1 点半的午餐瞄准白班主力;下午 3 点半到 4 点半再来波糕点水果,给甲板作业的人快速充能 傍晚 6 点到 7 点半是正餐,全家老小(哦不,全舰官兵)能凑上大半;晚上 9 点到 10 点的夜宵伺候晚班岗;凌晨 2 点到 3 点还留着热乎的汤面,给雷达室和机舱的值守人员暖胃。 这哪是食堂,简直是 24 小时不打烊的美食城,就为了让每个岗位的人不管啥时候下班,都能吃上口热的。 而且航母上的活儿可不是办公室敲键盘,体力脑力消耗都大得惊人。甲板人员扛着工具在海风里跑,一天下来步数能破两万;轮机兵在 40 多度的机舱里检修设备,汗衫能拧出水;舰载机飞行员执行任务时精神高度紧张,落地后得赶紧补点高蛋白。 这种消耗下,三顿饭根本顶不住,上午 10 点刚干俩小时就饿了,下午 4 点离晚饭还有俩小时,不加餐扛不住。山东舰的食谱每周都换,每餐六菜四汤两主食两甜点,顿顿有肉有菜,就是为了把能量给足。 有数据说这船一天要吃掉 10 到 12 吨食材,光大米就两吨多,肉类一吨出头,水果蔬菜加起来快两吨,这些东西能装满一整辆大卡车,要是只开三顿,食材堆都堆不下,更别说让每个人都吃好。 背后的后勤压力更是藏着真金白银。为了这七顿饭,舰上得配 80 多个厨师三班倒,煎炒烹炸轮着来,凌晨两点的汤面和中午的红烧肉得一样香。 食材储存也得下血本,巨大的冷藏库冻着几千斤肉,保鲜库堆着成箱的蔬菜,光这些储存设备的电费每天就是笔不小的开销。 算下来每天伙食费就得 30 到 40 万,一年下来上亿,这还只是吃饭的钱,没算上食材运输、设备维护的成本。 对比下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5500 多人一天五顿饭,伙食费折合人民币 56 到 70 万,咱们山东舰人少点,但多出来的两顿饭全花在精细化保障上了。 更别说航母出海动辄一两个月,官兵们见不着家人,娱乐也少,一顿热乎的家乡菜比啥都能提士气。 有报道说山东舰的厨师能做川湘鲁粤各种口味,东北兵能吃到酸菜白肉,广东兵能喝到老火靓汤,凌晨下岗的兵端着一碗热馄饨,疲惫劲儿能消一半。 反观泰国那艘小航母,经费紧张的时候只能给官兵吃面包罐头,别说七顿饭,能保证三餐热乎的都难,战斗力自然跟不上。 这么一看就明白,这七顿饭根本不是 “多吃几顿” 那么简单,是航母 24 小时作战模式逼出来的保障刚需,每一顿背后都是食材采购、人员调度、设备维护的全套体系在支撑。 光是每天 10 吨食材的消耗、80 多个厨师的轮班、30 多万的伙食费,就已经不是一般小国能扛住的,更别说这只是航母运营成本的零头。所以说养航母难,光吃饭这一件事,就把多少小国挡在了门外。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