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官:泽连斯基计划逃离乌克兰,绝不能让他跑了   如果不是麦格雷戈亲口说出这番

地缘历史 2025-11-10 14:45:34

美军官:泽连斯基计划逃离乌克兰,绝不能让他跑了   如果不是麦格雷戈亲口说出这番话,很多人可能还会继续坚信那套“基辅不倒,泽连斯基不离”的老剧本。   但当这位前五角大楼顾问、退役上校在11月9日公开点名乌克兰总统准备外逃,并用了“绝不能让他跑了”这样的表述,整个局势的味道就彻底变了。   泽连斯基肯定是敏感的,他知道战场的天平正在彻底倾斜,更知道自己已经从英雄的高台一步一步走向悬崖边缘。   外逃的说法不是第一次冒出来。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类似的传闻就没断过。   可每次泽连斯基都能站出来,用一身戎装和一通演讲堵住所有人的嘴。   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是连美国人都不愿再为他站台了。麦格雷戈不是普通评论员,他是军方圈里有话语权的人。   更何况,还有前CIA分析师雷·麦戈文早就在节目中提过,泽连斯基的下一个目的地很可能就是波兰。   现在回看那些言论,像不像是提前做好的铺垫?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议员安娜·卢娜的一则爆料:泽连斯基每个月往沙特的银行账户汇5000万美元。   这种操作,要是放在和平年代,谁都能解释成“正常转账”;   可在前线将士弹尽粮绝、平民在停电中苦熬寒冬的时候,这种转账就是赤裸裸的逃生预案,是给自己未来的流亡生活铺路。   麦格雷戈这句“不能让他跑”,其实是在说:这场战争还没结束,谁都别想提前下场。   战场是最诚实的考官。2025年11月10日的最新战况显示,红军城几乎被俄军完全拿下,乌军的后路被切断,中央区东部和西部工业区都已沦陷。   库皮扬斯克作为乌军的东部补给命脉,也正在三面受攻。如果这里失守,哈尔科夫将岌岌可危。   泽连斯基当然感受到压力,因为这种节节败退已经不是靠演讲能稳住的。战争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之后还找不到退路。   泽连斯基现在不是在找胜利的办法,而是在找能不能安全离开的可能。   乌军的伤亡数字已经突破30万,补给线几近断裂。美国的援助从2023年的650亿美元,降到了2025年上半年的80亿。   这不是“战略调整”,这是对泽连斯基的“静默清算”。西方对他的信任正在崩塌,连最初力挺他的波兰都开始翻脸。   11月5日,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公开指责乌克兰“忘恩负义”,还重提沃伦大屠杀的历史旧账。波兰已经不想再当乌克兰的避风港了。   泽连斯基要逃,首选肯定是波兰。从地理到政治,这都是最顺手的选择。但这个选择正在变得危险。   波兰对乌克兰难民的福利削减了,对卫星通信设备的费用也要求自付。   这些小动作背后是明确态度:你泽连斯基来,可以,但你别指望我们替你背锅。更别指望我们接收一个“失责总统”。   美国呢?看起来更像是泽连斯基永远不该考虑的目的地。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嫌隙早就公开化,从“通话门”开始就注定了两人不可能在同一张桌子上喝咖啡。   如果特朗普在2026年重返白宫,泽连斯基会成为“战争替罪羊”的第一人选。   美国可能会从他身上撕下“英雄”标签,贴上“叛逃者”“掏空援助资金者”的新标签。   到那时,泽连斯基将不再是乌克兰的“脸面”,而是拜登政府失败政策的“纪念碑”。   欧洲其他国家呢?英国、法国也许会给他一张机票,但不会给他安全感。   沙特或许会因资金关系接收他,但泽连斯基在中东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他是西方世界塑造出来的英雄,不是阿拉伯世界的盟友。离开乌克兰,他就等于离开了战场舞台,也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更大的问题是,泽连斯基自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他的支持率从2022年的85%跌到了2025年10月的42%,国内反战抗议在过去一年内增加了三倍。   乌克兰人民不再相信他能带来胜利,也不再相信这场战争有终点。   当英雄光环褪去,留下的是战争的伤疤和满地的瓦砾。   他若选择死守基辅,结局可能是悲剧;若选择逃亡,他将永远背负“国家罪人”的骂名。   麦格雷戈的那句“绝不能让他跑了”,并不只是对泽连斯基的警告,更像是对整个战争态势的宣判。   美国不愿再继续无底线地投入了。波兰也不想再做冤大头。   俄罗斯的攻势还在加码,仅在11月7日至8日,就对乌克兰能源设施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打击,多个州陷入停电状态。   俄军东线增兵12万,部署S-400防空系统,推进速度是2023年的两倍。   这些都在告诉泽连斯基:你如果现在走了,那所有的责任都将砸在你一人头上。   乌克兰总参谋部还在否认波克罗夫斯克被全面包围,但这只是最后的遮羞布。   欧盟虽有意动用冻结的185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来援乌,但资金落地时间遥遥无期。 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清算阶段”。不管是对乌克兰,还是对泽连斯基个人。   他曾是全世界眼中的“战时总统”,是西方舆论包装出来的现代丘吉尔。   可当战争进入第四年,他已不再是“希望的象征”,而成了“责任的焦点”。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