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自食其果!稀土断供暴露战略短视,对华围堵反卡自己脖子

盖说社会 2025-11-09 09:21:14

彭博社报道,欧洲联盟私下告诫成员国称,它短期内几乎无力促使中国放松对关键稀土的出口管制;中国的管制措施已对欧洲汽车和国防等产业造成重大冲击。   欧盟会陷入今天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根源就在于他们自己亲手放弃了战略自主这张王牌,心甘情愿地当起了美国的跟班。过去几十年,中欧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冲突,反而构建了盘根错节的经贸联系,双方的人员往来也热络得很。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欧洲的对华认知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他们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非要把中国当成所谓的“系统性对手”。这种误判,直接导致他们做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放弃合作,选择对抗,心甘情愿地跳上美国遏制围堵中国的战车。   这种盲目站队的行为,现在终于结出了恶果。稀土这东西,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制造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从电动汽车的电机,到精密制导武器的零部件,再到风力涡轮机的磁铁,哪一样离得开它?而中国,恰恰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绝对主宰者,不仅储量丰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最核心的提炼和加工技术。   欧洲以前总觉得,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任何东西,他们根本没把供应链安全当回事。可现在中国一收紧出口,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卡住了脖子,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习惯了用氧气瓶呼吸的人,突然被告知氧气供应要断了。   欧洲的汽车产业,首当其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德国那些老牌车企,像大众、宝马、奔驰,正在拼命地向电动化转型,可他们的电动汽车生产线,却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中国的出口管制一收紧,他们的生产计划就得被打乱,成本也得跟着飙升。   更要命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大举进军欧洲市场。欧洲车企这是在腹背受敌,后院起火,前门又遇强敌,日子能好过才怪了。   国防工业的麻烦同样不小。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科技,而尖端武器的制造,离不开稀土。欧洲的导弹制造商、飞机工厂,现在估计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军事工业,其命脉竟然掌握在遥远的中国手中。这种脆弱性,在和平时期可能还看不出来,可一旦国际形势有变,就会成为致命的弱点。欧盟天天喊着要实现“战略自主”,要建立自己的防务体系,可连最基本的原材料都供应不上,这种“自主”又从何谈起呢?   欧盟现在私下里承认无力回天,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失败。他们以为跟着美国对中国挥舞大棒,就能显示自己的“强硬”和“团结”,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刷一波存在感。可他们忘了,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你既然选择把中国当对手,中国自然就会用对手的方式来回应你。你用政治手段来打压中国的企业,中国就有权利用经济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利益。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天经地义。   更可悲的是,欧盟内部现在也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一些国家还想硬撑着,继续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试图在涉台、涉疆等问题上挑衅中国。而另一些深受其害的国家,则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能够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这种内部分歧,让欧盟在对华政策上显得摇摆不定,毫无章法。他们既想从中国市场赚钱,又想在政治上跟中国保持距离,这种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最终只会让他们两头落空。   说到底,欧盟今天的困境,是他们自己战略短视的必然结果。他们错把美国的霸权当成了世界的秩序,错把意识形态的对抗当成了外交的智慧,错把中国的克制当成了软弱。他们亲手斩断了与中国互利共赢的桥梁,却发现自己脚下并没有通往新世界的道路,反而陷入了自己挖的泥潭里。   彭博社的这则报道,应该给欧洲的政客们敲响警钟。这个世界,已经不是那个可以由少数几个西方国家说了算的时代了。中国有足够的市场、技术和决心来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欧盟如果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能自拔,继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那么他们将要承受的损失,恐怕远不止是稀土供应这么简单。他们失去的,将是整个21世纪的发展机遇。是时候醒醒了,布鲁塞尔的先生们,再不回头,就真的晚了。

0 阅读:166

猜你喜欢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