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不住了!泽连斯基的真实意图还是被曝光了 当地时间11月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7 18:44:34

瞒不住了!泽连斯基的真实意图还是被曝光了 当地时间11月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称持续打击被围乌军,乌称击退俄军进攻 报道指出,近期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战事胶着。俄国防部5日战报称,俄军突击群持续打击被围的乌军部队,同时继续向北展开攻势: 当天,俄军已控制24栋建筑,阻止乌军突破包围圈,并击退乌军12次反攻——被围困在红军城的乌军状况正在持续恶化,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只能说,红军城这地方能成为俄乌掐架的 “暴风眼”,根本原因在于它太值钱了,值钱到双方都得拼了老命抢。 作为顿巴斯核心地带的交通枢纽,这里捏着两条铁路干线和好几条公路,乌军东线 70% 的弹药、燃料甚至吃的都得从这儿过,说是乌军的 “后勤生命线” 一点不夸张,更别说周边还有支撑乌克兰钢铁和军工的焦煤矿,丢了这儿不仅补给断了,武器生产都得歇菜。 俄军心里门儿清,拿下这儿就等于在乌军防线上撕了个大口子,能直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还能包抄斯洛维扬斯克那些重镇,所以从 7 月就开始死磕,摆明了势在必得。 兵力上双方早就拉开了悬殊,英媒说俄军在这一带堆了 10 万兵力,乌军满打满算还不到 6000 人,8 比 1 的差距跟大人打小孩似的。 俄军光精锐就来了 4 个集团军,16 万人带着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每月往下扔几千枚航空炸弹,而乌军不仅人少,精锐还被调去别的方向,剩下的部队伤亡都超过 1.2 万人了,建制早就被打残了。 但乌军也没坐以待毙,把民房全改成了堡垒,窗户堵上留射击孔,街道埋满地雷,每栋楼都当成最后一道防线守,这才有了俄军一天只控制 24 栋建筑的局面 —— 不是俄军慢,是每栋楼都得反复拉锯,比抢菜市场最后一棵白菜还费劲。 俄军这次学聪明了,不再像打巴赫穆特那样硬拼 “绞肉机”。巴赫穆特打了 327 天,瓦格纳光战死的就快 2 万人,纯属赔本赚吆喝。这次俄军改用 “围三阙一” 的套路,故意在西南留个缺口,引诱乌军援兵进来,结果 10 月 26 号一天就灭了 200 多援兵,那缺口被乌军叫做 “通往地狱的门”。 还把大部队拆成 10 到 15 人的小股突击群,用无人机侦察完,先拿 FAB-500 炸弹炸平工事,再逐楼清剿,配上 152 毫米榴弹炮直瞄射击,稳扎稳打压缩包围圈。 乌军只能靠无人机续命,每个营配 6 架无人机 24 小时盯着,90% 的火力打击都靠这个,但架不住俄军无人机更多,双方无人机经常在天上 “贴身肉搏”,谁也占不到绝对便宜。 乌军的处境早就肉眼可见地恶化了,现在仅剩的补给通道从 15 公里缩到 5 公里,还被俄军炮火全覆盖,运输车辆一露头就被炸。有乌军士兵说后勤已经岌岌可危,伤员运不出去,新兵补不上来,弹药只够撑几天。 之前派 2 架黑鹰直升机送 11 个特种兵进城救援,刚进空域就被俄军无人机锁定,整支小队全被端了,反而把城里守军的士气打崩了。更要命的是 11 月的顿涅茨克已经下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士兵连取暖的物资都没有,不少人冻得握不住枪,哪还有力气反攻。 虽说乌称击退了 12 次反攻,但这更像是 “象征性抵抗”。俄军战报里提的击退 12 次反攻,大多是乌军的小规模反击,兵力最多几十人,打一下就撤,根本突破不了包围圈。 西方智库都看得明白,乌军现在就是在硬撑,能守住半数市区全靠地形和之前修的工事,可俄军已经控制了机场和大片城区,70% 的区域都落了实。 更关键的是乌军援兵根本进不来,10 月 30 号调 2 万援兵过来,刚推进 3 公里就被摧毁 47 辆装甲车,只能停滞不前。 俄军这打法就是 “温水煮青蛙”,不急于一时拿下,但每天都在推进,每天都在压缩空间。之前巴赫穆特就是这么被磨下来的,乌军守了快一年还是丢了,现在红军城的情况比当时还糟,兵力更缺、补给更差、天气更冷。 俄军心里清楚,只要把包围圈扎紧,耗到乌军弹尽粮绝,投降就是迟早的事,毕竟再硬的骨头也经不住这么熬,更何况这骨头早就被敲得全是裂纹了。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