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

访云漫说 2025-11-07 17:30:02

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去年也只有6万吨而已!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中国调整采购渠道说起,以前中国进口油菜籽粕大多靠加拿大,比例占到九成多。 可今年3月开始,情况变了,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菜籽粕加了100%的关税,8月又额外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这么一来,加拿大货源基本被挡住了。 中国买家没耽搁,赶紧找其他地方补上,结果印度就成了主要选择。 从4月到9月,这48.8万吨的进口量已经是去年总量的八倍左右,这显示出中国在处理供应链问题时的速度挺快,也让大家看到分散风险的重要性,避免全靠一个地方出问题就乱套。 印度为什么能这么顺利接手呢?其实价格是个大亮点,印度坎德拉港的油菜籽粕每吨卖202美元,而欧盟汉堡港那边要332美元,差了不少钱。 中国饲料厂当然更愿意挑便宜的买。另外,印度今年的产量也给力,因为雨水够多,土壤条件好,农民种油菜籽的积极性上来了。 到11月初,种植面积已经到417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多了13.5%,全年估计能超过893万公顷,这比过去五年的平均值高出一截。 印度政府也没闲着,把最低收购价调高了4.2%,这让农民觉得种这个更有赚头,供应也就更稳当了。这些条件加起来,印度货源就显得特别有竞争力。 再说说中国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油菜籽粕,这东西在饲料里头很重要,尤其是水产养殖,蛋白质来源能占到一半以上。 2023年国内用了600万吨左右,到2028年可能增加到1200万吨。国内自己产的也在涨,2025年估计能过1000万吨,但自给率大概85%,剩下的还得靠进口。 印度这边的货正好补上这个缺口,而且质量过关。 中印之间以前也有过合作,2012年前每年进口20到40万吨,后来因为检疫原因停了,2018年恢复了但规模小,2024年全年才1.3万吨,占不到1%。 现在不一样了,双方定了严格的检疫规则,从防黑斑病到查农药残留都有标准,印度出口商得有官方证书才能发货。 目前只有3家印度公司拿到了准入资格,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还在和中国谈,想把每年出口量固定在50万吨左右。这么看,这次进口量大增不光是价格因素,政策支持也起了作用。 这笔生意的影响可不小,中国这边供应链更安全了,不再只盯一个国家,还从澳大利亚那边多买了些油菜籽,形成多种来源互相补的格局。 印度那边也受益,油菜籽压榨多了,出口粕的同时,国内菜籽油供应也跟上,减少了对棕榈油的进口依赖,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市场多少受了点影响。 加拿大就尴尬了,以前萨斯喀彻温省的油菜籽67%销到中国,USDA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总进口639万吨几乎全从加拿大来,现在份额被分走了不少。 全球油菜籽贸易格局变了,从以前一家主导到现在多方参与,这对整体稳定有帮助。 当然,这事儿也有不确定的地方,印度出口量过去就波动大,20/21年度卖了111.3万吨,下一年就掉到86.6万吨,主要看国内产量。 而且现在准入企业少,只有3家,产能能不能跟上需求还得观察。中国继续推多元化采购,可能会找更多国家合作。 印度正通过谈判完善产品追踪系统,希望中国能放宽点准入,这样不只对华出口能多,在全球市场也更有优势。这波变化说明,贸易要想长久,得靠质量可靠、政策匹配和互相信任。 总的来说,中国从印度多买油菜籽粕,不仅解决了眼前需求,还推动了全球农业贸易的调整。印度抓住机会,农民和企业都多了收入,中国市场也更稳。 未来怎么样,得看双方怎么继续配合,但目前看,这是个积极的开始。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访云漫说

访云漫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