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声称:台积电马上没有稀土了!需求助大陆帮忙! 稀土这东西可不是什么普通石头,它是高科技产业的心脏,里面藏着17种特殊元素,能让芯片、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这些东西运转得飞起。 中国手里攥着全球稀土加工的八九成份额,好多国家都得靠着它来维持生产线。 结果最近中美贸易摩擦闹得热火朝天,中国那边收紧了稀土出口的阀门,直接让全球供应链抖三抖。 台积电作为芯片界的带头大哥,本来在台湾岛上稳稳当当生产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现在却因为这些限制卡壳了。 他们的老总魏哲家在美国公开放话,说公司稀土库存撑不了多久,得找大陆帮忙续命,这话一出,立马炸锅,大家都开始琢磨,这背后藏着多少故事。 回想起来,台积电的崛起离不开全球分工,它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靠着精湛工艺成了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的御用供应商,年产值上千亿美元,占全球先进芯片一半以上市场。 可惜,好景不长,美国那边为了围堵中国科技崛起,推出芯片法案,砸下五百多亿美金鼓励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 台积电也没闲着,响应号召,在亚利桑那州投了四百亿建新厂,还带去上万员工,打算把生产线分散开来,避免把鸡蛋全搁一个篮子里。 谁料到,这么一搬家,反而暴露了供应链的软肋。 稀土主要从中国来,以前顺风顺水,现在出口管制一升级,申报手续复杂化,还得逐笔审核半导体用途,这让台积电的采购团队头疼不已。 魏哲家那番话,其实是在敲警钟,他没明说一个月库存,但从公司财报看,他们有大约一两年的缓冲期,可长远来看,转向澳大利亚或越南这些备选来源,得花大把时间和钱重塑链条。 想想那些电动车厂和军工企业,也都捏着把汗,因为稀土短缺会推高成本,延误交付。 美中博弈的源头,得从2018年贸易战说起,美国先是加关税,禁售高端设备给中国企业,台积电作为台湾公司,本来中立,但迫于压力,停止了对华为的供货,转而全力支持美国盟友。 这下中国反手加强稀土管理,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0年就用过类似招数,让日本企业吃过亏,现在轮到台积电,感觉像轮回。 魏哲家在美国说这事,地点选得巧妙,或许是想借机游说华盛顿加大补贴,推动本土稀土开采。 美国其实有稀土矿,比如加州的山口矿,但加工技术落后,环保成本高,一直没大规模开发。 结果台积电的美国厂刚开工,就碰上劳动力短缺和文化冲突,本地工会闹事,延误了进度。 全球芯片需求爆炸式增长,AI热潮让英伟达的GPU供不应求,台积电的3纳米工艺成了香饽饽,可稀土一卡住,原材料涨价20%以上,直接吃掉利润。 其他玩家呢,三星和英特尔也在抢滩,但他们也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越南和印度试图分杯羹,可基础设施跟不上。 魏哲家求助大陆的呼声,听着像无奈之举,以前台积电高管还夸过大陆供应链高效,现在却得低头,地缘风险加剧,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万一有事,稀土通道更堵。 专家分析,这波限制可能逼迫西方加速多元化,加拿大和格陵兰的稀土项目正热火朝天启动,预计五年内产量翻倍。 可短期内,台积电得 多囤货,找代理商绕道,消费者呢,手机电脑价格可能水涨船高,电动车交付延期。 整个事件像一面放大镜,暴露了高科技依赖单一来源的危险,大家开始反思,全球化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魏哲家的话虽没那么极端,但点出了痛点,如果大陆不松口,台积电真得考虑关停部分生产线,转而投资回收技术,从废旧电子中提炼稀土。 日本企业早这么干了,回收率达70%。美国政府也动起来了,国防部拨款建稀土储备库,避免军用芯片断供。 这或许是机遇,推动创新,开发无稀土替代材料,比如用硅基磁体替换钕磁铁,台积电的股价因此波动,投资者纠结,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整个链条环环相扣,从矿场到工厂,再到你我手中的设备,都得重新洗牌,这件事提醒大家,科技世界离不开合作,多元化供应链是王道,大家携手才能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