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金日成颈部右侧长了一个大肿瘤。因为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极大,

阿皮历史库 2025-11-07 11:35:44

1970年代。金日成颈部右侧长了一个大肿瘤。因为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极大,只好保守治疗。     1970年代的朝鲜,领袖金日成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国家治理与对外交往的第一线,频繁的政务会议、田间视察和跨国访问填满了他的日程。     就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他颈部右侧悄然长出的一个肿块逐渐引起了身边人的注意,随着时间推移,肿块不断增大,最终被确诊为肿瘤。     这个长在颈部关键区域的肿瘤,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让整个朝鲜医疗体系都绷紧了神经。     这个肿瘤为何让顶尖医生都不敢轻易动刀?     颈部向来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而金日成颈部右侧的肿瘤恰好长在咽旁间隙附近,这个区域被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多组颅神经紧密环绕,就像被重要管线包裹的核心地带。     当时的医疗专家通过检查发现,肿瘤已经与周围的血管神经产生粘连,想要完整切除,必须在毫厘之间避开这些维持生命的关键结构。     一旦手术中损伤颈内动脉,就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若碰伤神经,则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甚至半身瘫痪等严重后遗症。     更关键的是,1970年代的医疗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没有精准的微创手术设备和完善的术中监测系统,手术成功率极低,风险高到让人望而却步。     在手术方案被否决后,保守治疗成为唯一的选择。     朝鲜迅速组建了由全国顶尖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同时还联合了国际医疗专家共同研讨方案。     团队首先对肿瘤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监测,通过简陋但严谨的检查手段,持续跟踪肿瘤的生长速度和变化情况。     为了抑制肿瘤发展,医疗团队筛选了超过一千七百种东方药草进行分析实验,将那些被证实有抑制肿瘤功效的药草进行培育种植,然后制成针对性的药剂供金日成服用。     除了药物治疗,团队还设计了一套特殊的护理方案,其中包括安排专业演员为他表演喜剧,确保他每天能大笑五次以上,通过调节情绪来辅助改善身体状态。     当时的朝鲜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但受限于偏重重工业发展的经济结构,国内医药资源相对匮乏。     为了保障治疗效果,朝鲜通过外交渠道从国外引进了部分必要的医疗物资和药品。     在治疗期间,金日成的工作并未完全中断,他依然坚持处理重要政务,甚至在1970年10月秘密访问北京,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中方领导人会面。     会面期间,中方医疗专家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会诊,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治疗建议。     保守治疗的过程漫长而谨慎,医疗团队每三个月就会对治疗效果进行一次评估,根据肿瘤的变化调整药剂配方和护理方案。     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没有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但成功控制了肿瘤的快速恶化,让金日成能够继续主持国家事务长达二十年之久。     1994年7月7日深夜,在妙香山办公的金日成批阅完关于与韩国进行统一会谈的文件后,得知了一个噩耗:他亲密的战友赵明选上将因病去世。     这位75岁的老将从14岁起就跟随金日成南征北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赵明选的离世对金日成打击极大,过度的工作劳累加上突如其来的精神刺激,金日成突然倒在了地上。     妙香山远离平壤,附近缺乏设备完善的医院。     保健医生立即请求调用直升飞机,准备将金日成紧急送往平壤的烽火医院抢救,当直升飞机抵达烽火医院时,金日成已生命垂危。     1994年7月8日凌晨2时,金日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