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

鹏天云光 2025-11-07 11:29:10

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全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之前美国豆农日子不好过,大豆卖不出去,不少农户一英亩地要亏上百美元,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中方念及经贸合作的情分,也想着帮一把美国农户,直接说要买他们1200万吨,往后三年每年也买两千多万吨。 这订单一落地,美国大豆期货的价格就涨了不少,给美国农业送去了实在的好处。为了配合合作,咱们还同步暂停了对稀土的限制,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可美国呢?刚接住订单,转身就变了脸。 没过多久,美国贸易代表就高调通告全球,要接着搞针对中国的301调查,还拿2020年的贸易协议说事儿,放话要保留加关税的权力。 更过分的是,美国财长还拿稀土供应要挟,说要是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加关税,这和之前他们承诺的“暂停24%关税一年”完全是两码事。 这种前脚收好处、后脚举大棒的操作,哪里有半分“互利共赢”的影子?就是把中国的善意当成软弱,以为给订单就是怕了他们,想靠着这种手段逼中国让步。 其实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这么干了,301调查早就成了他们拿捏贸易伙伴的工具。早在90年代,美国就拿知识产权当借口,对中国发起过好几次301调查。 1991年那次,美国说咱们不保护药品专利,逼着中国改法律。中国当时刚从计划经济转过来,可还是实打实推进了改革,修订了《专利法》,把药品、化学品都纳入专利保护,还加入了好几个国际知识产权公约。 可到了1994年,美国又说中国执法不到位,再次发起调查,逼着咱们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开展专项执法。中国都一一照做了,美国却还不满足,1996年又把咱们列入“重点名单”,威胁要加征30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2010年更过分,美国钢铁行业一申请,美国就立马对咱们的风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起301调查,非要中国取消产业补贴。这些产业都是中国正要发展的新兴领域,美国就是见不得中国好,想靠着调查把中国的发展势头压下去。 这些年美国更是变本加厉,2024年刚发起针对中国海事、造船业的301调查,8月就对电动汽车、半导体加关税,今年又对咱们中国的船舶下黑手。世贸组织早就裁定,美国凭着301条款加关税是违反国际规则的,可美国根本不管,照样我行我素。 反观中国,从来都是守信用、讲规矩的。就说2020年的贸易协议,虽然美国动不动就搞小动作,但中国还是按约定采购美国农产品,光是大豆、玉米这些就买了不少。 之前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搞“实体清单”,后来暂停了不合理的“50%规则”,中方也立马回应,调整了相关管制措施,这都是相互尊重、信守承诺的表现。即便美国一次次出尔反尔,中国还是保持着合作的诚意,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好欺负。 美国这次继续推进301调查后,中方很快就亮明了态度。商务部直接指出,这调查就是在破坏国际规则。交通运输部更直接,美国对中国船舶收新费用,咱们就出台办法,对美船舶也收费,针锋相对,绝不退让。 而且中国还有《反外国制裁法》,要是美国真敢搞制裁,咱们就能依法对那些帮着美国做事的实体采取措施,捍卫自己的利益。 说到底,美国就是把经贸合作当成了耍霸道的筹码,既要中国的大豆订单安抚国内农户,又要靠301调查彰显强硬,把“只能我占便宜”的逻辑玩得溜熟。 可他们打错了算盘,中国给订单是守信用、讲规矩,是想真心实意推进互利合作,但绝不是怕了他们。合作得讲对等、讲尊重,要是美国一直抱着霸道逻辑不放,真当中国好欺负,最后只会自食恶果。 毕竟现在的中国,有底气也有实力,守信用但更懂维权,想靠着翻脸占便宜,根本行不通。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