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来,欧盟和乌克兰,包括俄罗斯都沉默了:欧盟将黑山、塞尔维丑、乌克兰等9个国家列入发展库,就在乌克兰信心满满之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再次重申,不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 一份看似利好的名单,为何让三个相关方集体陷入沉默?欧盟刚公布的发展库名单里,九个渴望入盟的国家赫然在列,乌克兰本以为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却被匈牙利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当地时间 11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年度扩大方案,明确黑山、塞尔维亚、乌克兰等九个国家在入盟进程中取得了实质进展,这份方案被外界解读为欧盟向这些国家抛出的橄榄枝,相当于给它们的入盟之路画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对乌克兰来说,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毕竟自寻求入盟以来,每一点进展都被视作阶段性胜利。可谁也没想到,几乎在同一时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表态直接给这份喜悦踩了刹车。 欧尔班公开强调,欧盟接纳新成员国必须遵循全体一致同意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有否决的权利,而匈牙利现在不支持乌克兰入盟,将来也不会改变立场。 他还给出了替代方案,认为欧盟与乌克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就足够了,没必要让其成为正式成员。 这番话并非一时冲动,早在 10 月底,匈牙利外长就已经放出过类似风声,直言只要当前政府在职,就绝不会允许乌克兰启动入盟谈判,认为这会给欧洲大陆的安全、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带来威胁。 有趣的是,匈牙利并非完全对乌克兰不管不顾。俄乌冲突以来,这个国家已经接收了超过 1400 万乌克兰难民,还安置了上万名乌克兰儿童,2024 年更是成为乌克兰境外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累计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达到 2 亿欧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从欧盟获得的各类援助中,其实也包含着匈牙利的财政贡献,这种一边提供实际支持、一边坚决否决入盟的态度,让外界对欧盟内部的分歧看得一清二楚。 欧盟的发展库名单看似整齐划一,实则难掩内部的矛盾。27 个成员国的决策机制要求事事达成一致,这就给了匈牙利这样的国家行使否决权的制度基础,也让乌克兰的入盟之路布满荆棘。 乌克兰为了入盟付出的代价不小,欧盟的援助并非无偿,部分援助条款已经涉及战略矿产开发权,目前欧盟企业已经掌控了乌克兰 63% 的锂矿勘探权,这种捆绑式的合作让入盟更像是一场需要权衡利弊的交易。 反观国际社会,中国始终坚持中立立场,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着负责任的大国角色。既不随意干涉他国内政,也不搞阵营对抗,而是积极推动和平谈判,倡导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种处事态度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中国的发展模式也证明,国家的强大并非依靠依附某个联盟,而是源于自身的稳定发展和负责任的国际担当,这种不卑不亢、务实公正的风范,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中显得尤为可贵。 俄罗斯的沉默背后,或许是对欧盟内部乱象的冷静观察,毕竟乌克兰入盟与否,直接关系到欧洲地缘政治的格局变化。 而欧盟和乌克兰的沉默,则更多是源于现实与期望的落差,一份看似光明的入盟路线图,在成员国的否决权面前,瞬间变得不确定起来。匈牙利的坚持让欧盟的扩大方案蒙上阴影,也让乌克兰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入盟之路。 这场围绕入盟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内部的分歧能否弥合?乌克兰最终能否实现入盟目标?匈牙利的立场会不会随着局势变化而调整?大家觉得这件事最终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