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理正式宣布! 11月3日消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于1日签署命令,终止

律便利小店 2025-11-06 14:49:26

俄罗斯总理正式宣布! 11月3日消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于1日签署命令,终止与芬兰关于武奥克萨河水电站能源开发协议的第三和第四条,理由是芬兰自2022年4月起就单方面拒购俄电,俄方自然不再承担补偿性能源供应义务。 这事儿看着是撕毁协议条款,其实里头的门道不少。选在这时候动手特别有章法,全世界的注意力都扎堆在 APEC 峰会那边,克里姆林宫冷不丁就甩出这张牌,一点铺垫都没有。 这份协议最早能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苏联和芬兰在武奥克萨河流域搞了一个合作水电项目,算是当年冷战时期少有的跨阵营合作之一。 水电站是建在边境河流上的,电力一部分供给芬兰,一部分留在苏联,这种合作模式维持了几十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份协议,继续履行供电义务。 哪怕两国关系起起伏伏,这个项目始终没有被动过手脚,属于那种“即使不说话,也能一起开灯”的默契。可问题出在2022年。 那时候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制裁,芬兰也紧跟欧盟阵营的步伐,四月开始就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电力了。 你不买电,俄罗斯这边就等于白供,协议里写着俄方要补偿性供电,可你压根不接收,那俄方凭啥还要无偿输出? 这就像你订了份牛奶,但每天牛奶送到门口你都不取,送的人不可能一直免费送下去。于是到了今年11月初,俄罗斯终于动手解除了协议中的第三和第四条。 意思就是不再承担任何补偿性供电的责任。这一招看似“撕协议”,其实是俄罗斯顺势而为。芬兰早就不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俄罗斯现在公开终止。 反而是把事情从“实际中止”变成了“正式宣告”,算是一种程序上的补全。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挑的这个时机特别“默契”。 11月初,全球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大家都在盯着美中关系、亚太安全、全球经济合作这些话题。 俄罗斯这时候突然甩出这张牌,既不高调,也不喧哗,倒像是悄悄往桌上放了一个棋子,不吵不闹,但已经改写了格局。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不是简单的能源纠纷,而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芬兰今年正式加入北约,这件事对俄罗斯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 本来两国之间还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但一旦变成军事对手,合作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这份水电协议虽然只是个能源项目,但它背后象征的,是一种边境合作的信任机制。 现在协议中止,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已经不再把芬兰当成“可以沟通的邻居”,而是“需要防范的对手”。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历史细节。 苏芬之间的合作其实一直是欧洲地缘政治的一个缓冲带。从二战之后到苏联解体,芬兰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中立状态,既不完全倒向西方,也不和苏联闹翻。 这种“芬兰化”的外交策略,一度被认为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典范。但芬兰在2022年之后彻底转向西方,等于把当年的中立牌扔了,俄罗斯也就不再留情面。 而且这次俄罗斯宣布终止条款,并没有多说别的,只是引用了最直接的理由:芬兰拒购俄电。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表述,不涉及意识形态。 也不玩外交辞令,完全是从合同履行的角度出发。你不买电,我不供电,大家各走各的。这种处理方式有点像是“断舍离”,不纠缠、不扯皮,直接了当。 当然,也有人在猜,这是不是俄罗斯在测试其他类似协议的反应。因为除了芬兰,俄罗斯和其他一些邻国也有类似的跨境能源合作项目。 特别是在波罗的海方向和中亚地区。如果芬兰这边的处理顺利,没引起太大波动,俄罗斯可能会从中摸索出一套“主动解约”的模板,用来处理更多“对方单方面违约”的情况。 总的来说,这件事不是一个孤立的能源合同争议,而是俄罗斯对外政策、地缘安全以及对西方制裁回应的一部分。水电协议只是一个切口,背后牵扯的是更大的战略转变。 俄罗斯选择在全球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出手,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舆论冲击,又能达到“该表态就表态”的目的。 这种出其不意的操作风格,倒是挺符合克里姆林宫一贯的节奏,低调但不含糊,安静但不示弱。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