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 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对于欧盟,特朗普直接一句 “钢铝关税直接加 25%”,欧盟起初还硬撑着列了份 260 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摆出要对抗的架势。 可特朗普只轻飘飘补了一句 “再涨 5 个点,连你们的葡萄酒、香槟也别想好过”,欧盟立马就没了底气。 最后签的协议里,取消美国工业品关税不过是开胃小菜,还得乖乖买下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军火,承诺的 6500 亿 “收割款” 里,光能源采购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所谓的投资协议更像被迫写下的欠条,欧盟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往美国流,连抱怨都得压着嗓子,生怕再惹来新的关税麻烦。 相比欧盟的 “明着憋屈”,日本的被收割更像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戏码。 高市早苗刚上台,就被特朗普堵着要 “说法”,最后硬是按着脑袋签下 5500 亿的投资大单。 可这份清单看着唬人,实际敲定的潜在项目才 3900 多亿,还全是没落地的意向 —— 其中西屋公司的核反应堆项目就占了 1000 亿,等于让三菱、东芝这些日本企业掏钱,帮美国重建早就衰败的核能产业。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投资的最终决定权全攥在美国手里,日本除了掏钱,连收益怎么分都插不上嘴,活脱脱一个 “出钱出力还不落好” 的冤大头。 韩国的处境则是被按在地上薅羊毛,连挣扎的余地都少。 之前韩国总理还急着开紧急会议喊 “全球关税战要来了”,转头就被特朗普堵在谈判桌前,不答应投资就不让走。 最后签的 3500 亿投资协议里,1500 亿要砸进美韩造船合作项目,帮美国重振早就撑不起来的造船业;2000 亿投给半导体和电池领域,还得在四年里买够 1000 亿的美国能源。 最坑的是,这些 “投资” 大多是贷款担保之类的虚头巴脑的东西,美方还放话 “收益 90% 归我们”,为了那点汽车关税减免,韩国等于把未来产业的命脉都拱手送了出去。 中东三国那 3.2 万亿的 “贡献”,说穿了就是 “花钱买平安” 的典型。 特朗普访中东时排场大得离谱,沙特王储亲自去机场接机,卡塔尔直接送了架价值 4 亿的定制波音飞机,阿联酋还给他发了最高荣誉勋章 —— 这些花哨场面的背后,全是真金白银的交易。 沙特承诺的上万亿美元投资里,不少流向了美国的能源和基建项目;卡塔尔订的波音飞机订单,差点把本国航空预算掏空;阿联酋的 2000 亿合作里,甚至包含了之前被禁运的敏感技术。 为了让这些国家掏钱,美国连 “国家安全” 都当成了换钱的筹码,也是够直白的。 就算是英国这个 “铁杆小弟”,也没逃过被薅羊毛的命。 美英签的贸易协议看着光鲜,实际全是英国在让利 —— 不仅要给美国牛肉、谷物开放市场,还得接受美国的汽车关税套路:前 10 万辆给点优惠,多出来的还得按 25% 交税。 特朗普自己都算得门清,公开说这协议能给美国带来 50 亿出口和 60 亿关税收入,等于英国把钱袋子递过去,还得帮着数钱,也是没谁了。 然而轮到中国,特朗普的算盘算是彻底打空了。 他一开始也想拿关税吓唬人,把对华关税往上抬,以为能像收拾欧盟、日韩那样逼咱们让步。 可中国直接亮出反制牌,34% 的关税覆盖所有美国商品,一点豁免都没给;稀土出口说管就管,还专挑钐、钆这些中重稀土下手 —— 全球稀土供应链立马慌了神,美国找澳大利亚、加拿大凑数,产能连零头都补不上。 特朗普本来想让中国多买美国商品、减少贸易顺差,结果中国对美出口占比降到 15% 以下,东盟、拉美市场接得稳稳的;反倒是美国家庭,每年得多花 1200 美元在关税上,等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全砸在了自己人脚上。 科技封锁也没起到效果,特朗普卡着英伟达芯片不让卖给中国,可中国 7 纳米以下芯片照样搞出了量产成果;他想拉着盟友一起孤立中国,中国反而在新能源、光伏领域越做越强,市场份额还在往上涨。 特朗普在采访里 70 分钟提了 41 次中国,一会儿说中国是 “强硬对手”,一会儿又想跟中国合作,这种矛盾劲儿就是典型的破防 —— 全世界都被他敲走了钱,唯独中国不吃威胁这套,还能在科技、经济上跟他掰手腕,他能不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