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失控?以色列突袭引发国际震动 前几天,在黎巴嫩南部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1-05 23:20:49

局势失控?以色列突袭引发国际震动 前几天,在黎巴嫩南部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摊上事了。具体来说,他们击落了一架以色列的无人机 。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联合国维和部队,名字里带个“维和”,大家印象里就是戴着蓝色贝雷帽,开着白色吉普车,劝架的、观察的,很少听说他们会主动开火。这次法国人直接把以色列的无人机给打下来,事情的性质立马就变了。 以色列军方马上就炸了毛,立刻发表声明,说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这个行为“可疑且异常”,意思就是你们不老实,手伸得太长了。以色列国防军北方司令部更是直接警告,说维和部队的行动已经超出了联合国安理会给他们的授权范围 。以色列方面坚称,他们的无人机只是在执行例行的情报侦察任务,这是为了保护以色列的边境安全,没想干别的。但法国士兵显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这架无人机就是个威胁。 这也不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第一次和以色列军队擦枪走火。就在不久前的10月26日,在南黎巴嫩的卡夫基拉地区,就发生过更吓人的一幕。当时也是一架以色列无人机,在巡逻时居然对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阵地扔了一颗手榴弹,随后一辆以色列坦克还朝着维和部队的阵地开了一炮。以色列事后还是那套说辞,说是无人机在侦察。可是在维和部队看来,又是扔手榴弹又是开炮的,这哪是侦察,这简直就是攻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当11月1日以色列无人机再次靠近时,法国部队才果断出手,将其击落。他们认为这是在行使自卫权,保护自己人的安全。 法国士兵的这次行动,虽然属于自卫,但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维和部队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碰瓷”的稻草人了。面对他们认为的直接威胁,他们会开火。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压力太大了。 以色列几乎每天都用无人机和炮击在南黎巴嫩搞军事行动,所谓的“低强度战争”从未停止。维和部队的人员和设施频繁受到威胁。这说明,维和部队面对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他们采取防御措施也是迫不得已。这次击落事件,可以说是把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而对于联合国来说,这就非常尴尬了。维和部队本来是中立的调停者,但在黎巴嫩民众眼里,他们并没有阻止以色列的炮火,和平遥遥无期。现在,他们又和以色列公开对峙,中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他们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 就在法国士兵击落以色列无人机的第二天,一架美国的MQ-9“死神”武装无人机,明晃晃地挂着空对地导弹,出现在了黎巴嫩南部的上空,甚至直接掠过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部署区域。 以色列的小兄弟无人机刚被法国人打下来,美国老大哥的“死神”马上就飞过来镇场子。这是在告诉所有人,特别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以色列的行动自由,我美国是支持的。你们动他一下,就得掂量掂量我的态度。MQ-9“死神”可不是一般的侦察机,它是久经沙场、专门用来定点清除的“空中刺客” 。它挂着导弹飞过你头顶,这种威慑力是非同寻常的。 联合国维和部队一下子就被夹在了以色列的直接军事行动和美国的间接军事威慑之间,处境变得异常艰难。联合国的和平使命和权威,在“死神”无人机的阴影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在这一系列紧张的军事对峙中,悲剧再次发生。11月1日夜间,以色列空军对一辆汽车发动了空袭,炸死了4名黎巴嫩平民。 无论这次具体事件的细节如何,它都指向了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协议签署至今快一年了,和平来了吗?完全没有。所谓的停火协议早已名存实亡。双方从一开始就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 。以色列并没有完全撤军,并且以清除“真主党威胁”为由,持续对黎巴嫩境内发动空袭和地面行动 。黎巴嫩方面则抱怨以色列迟迟不撤军,并且不断侵犯其主权。所谓的停火,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没有停歇的“低强度战争”。以色列的无人机天天在天上飞,炮弹时不时就落下来,而真主党也在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这次空袭平民的事件,无论其具体细节是否能被百分百证实,它都完美地刻画了当前局势的残酷性。在以色列看来,为了打击真主党,任何可疑目标都可能被摧毁,平民的伤亡在所难免。这让黎巴嫩民众对以色列的仇恨越来越深,也让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角色更加尴尬。他们名义上是来监督停火的,可停火协议已经成了一张废纸,他们对此却无能为力。他们既保护不了当地平民,现在连自身的安全都成了大问题。 未来的黎巴嫩局势,恐怕会更加动荡。联合国维和部队能否继续在这里待下去,或者说以什么样的方式待下去,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当“维和”部队自己都变成了需要被保护、甚至要开火自卫的一方时,和平的希望就变得愈发渺茫。黎巴嫩上空的阴影,不仅有以色列的无人机,现在又多了美国的“死神”,而和平的曙光,却迟迟看不见。这个死结,似乎越来越难解开了。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