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救?神舟20遭碎片撞击推迟“回家”】 综合信息报道,神舟20号返回舱原定于11月5日返回地面,但疑似被空间细微碎片撞击,将推迟“回家”。 大家都知道,太空碎片主要是分布在地球近地轨道和静止轨道,来自失效卫星、火箭残骸和任务抛弃物等物质,并且密密麻麻,速度相当快,破坏力极强,实验数据显示1毫米的碎片具有超过子弹的速度,能够击穿空间站外壳。 为确保航天员“回家”绝对安全和任务圆满完成,宇航局人员称必须经过严密的评估后再做决定,那么外太空环境下如何检测和补救? 或许,以往国际空间站遭碎片撞击应对的事例提供了参考。 2018年8月30日上午,美国地面控制中心发现国际空间站遭到了碎片撞击,造成了舱体破损并出现空气泄漏。这里可以得知,空地是紧密相连的,空间站通过各种设备探头不间断的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共同检测空间站运行情况。 警报拉响后,经宇航员认真检查,发现与空间站刚完成对接的联盟号MS-09飞船舱体位置有一个直径约2mm的小孔漏气点。因空间站内外压强悬殊巨大,估计漏气速度很快。 经地面控制中心和空间宇航员共同商议,补救方案为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用涂有环氧树脂的纱布擦拭并堵住泄漏源的小孔。也就是说空间站内早有应对防范,并备足了“太空胶水”用于修补。 同时,为确保万无一失,宇航员又将飞船内部分氧气供应装备开启,用于为站内补充气压。 这是自2000年以来,国际空间站发生的第二次泄露问题,均被化险为夷。 当然,神舟20返回舱属于空地连接最重要的工具,特别是进入大气层时要求更高,为以防万一,也有可能出舱进行修补,这项技术我国宇航员可以说相当娴熟。今年8月份,神舟20号航天员已连续3次出舱,成功完成修补因碎片撞击带来的伤害。 相信有科学家和宇航员的共同努力,神舟20一定能够平平安安“回家”。 疑遭碎片撞击 神二十返回任务推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