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一女子反复发烧一年多,为了治病花了80多万不见效,结果来到义乌求医后,医生花了十几个小时研究她的病例,而后一个举动惊呆众人,不料却找出问题所在,女子感恩称她为再生父母。 这样听起来像电影剧情的事,就发生在浙江一位中年大姐身上。 没生病前,她是个实打实的健康人,家里条件不错,工作也安稳。谁能想到,一次感冒引发的发烧,竟成了缠人的噩梦。 刚开始她也没当回事,以为吃点退烧药歇两天就好。可退烧药只管几个小时,药效一过,高烧就准时反扑,打点滴挂水也只能暂时压下去。 她硬撑着上班,慢慢发现不对劲,体力掉得厉害,体重也悄悄往下减。先去了当地县医院,医生说是感染,开了消炎药,吃完整整几天没效果。赶紧转去市医院,血常规、CT、核磁共振全做了个遍,医生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人劝她去省里大医院,那儿专家多设备好,说不定能有办法。这一去,就开启了长达一年的奔波之路。 从基层医院到省级三甲,西医看完换中医,感染科、内分泌科转了个遍。专家会诊一场接一场,抽血、化验、拍片成了家常便饭,住院出院更是反复上演。 医生们给的说法五花八门,抗感染药、激素、免疫调节剂都试过。就连亲戚推荐的偏方中药,她也抱着希望喝了不少,可始终逃不出“退烧又复发”的死循环。 身体越来越差,原本128斤的体重,硬生生降到90多斤,瘦得脱了形,脸色蜡黄得吓人。她不止一次怀疑自己得了绝症,精神快到崩溃的边缘。 更让人心疼的是,一年多下来,80多万的治疗费把家里的积蓄掏了个空。有好几次她都想放弃,盯着天花板发呆时,觉得自己就像被命运抛弃的破布。 每次都是家人把她拉回来,四处打听靠谱的医生和医院,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肯放过。 转机是偶然听人提起的,说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有位风湿免疫肾脏科医生,特别擅长处理疑难杂症。 她没抱太大希望,毕竟那么多大医院都没辙,但这是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拖着病体去了。 接诊的医生没急着开药,也没立刻说治疗方案,只让她把所有检查报告和病历都带来。 她搬来厚厚一摞资料,那是她一年多求医路的全部记录,每页都写满了挣扎。住院观察的那几天,她发现这位医生和别人不一样。 白天忙完常规工作,晚上就独自待在办公室翻她的资料,把所有异常数据都抄下来比对。 后来她才知道,那些数据被整理成了整整十一页纸,医生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个小时钻研。 其实疑难杂症的诊断,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里。医生发现她炎症指标一直很高,但普通感染的指标又不典型,说明不是常见的感染问题。 免疫系统也有异常,自身抗体呈阳性,却又和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对不上号。结合这些细节,医生最终判断,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病因找对了,治疗方向就明确了。医生不再用广谱抗生素和退烧药,而是换了针对性的免疫调节药物,从根源上调理紊乱的免疫系统。 奇迹慢慢发生了,她的体温逐渐稳定下来,不再忽高忽低。一周后,困扰她一年多的高烧彻底退了;两周后,她开始有胃口吃饭,精神也好了不少。 一个月后出院时,她整个人像换了个样,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谁能想到,花80多万跑遍医院都没解决的问题,被这位肯花时间钻研的医生给攻克了。她逢人就说,这位医生是她的再生父母。 其实看病就像破案,有时候最关键的线索,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里。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如果是你遇到这种疑难杂症,会轻易放弃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信息来源:美丽浙江《谢谢你,挺身而出的医生》——新华网

用户14xxx30
好医生不多了
流星无殇
虽然故事很感人,但看这脸蛋,不像90斤的,120斤的还差不多
秋水_
呵呵,这就是西医。很简单的一个事,现实中碰到两例了,一个是我表姐夫,一个是我堂姐的女儿,都是反复发烧退不下来在医院花了几万块好不了,最后在我推荐下才去看的中医,几副药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