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老美一喊缺稀土,蒙古国马上就挖了十万吨,心想这下能大赚一笔。结果货刚备齐,老美那边就不要了。其实美国压根没打算真买蒙古国的稀土,这事儿就是一场算计,他就是想要搅黄中蒙的稀土合作。 戈壁深处,稀土矿藏埋藏着高科技的秘密,美国一开口说缺货,蒙古国那边立马动起来,挖出一大批矿石等着大单子落袋为安。谁成想,货色刚备好,美方甩手不管,留下一堆没人要的石头。这背后,是不是藏着针对中蒙合作的猫腻?稀土链条上的拉锯战,到底谁在使绊子? 稀土可不是啥普通矿石,它是电动车电池、风电设备、手机芯片的命根子。全球需求一年比一年猛,中国这边产业链齐全,从挖矿到提纯再到成品,一条龙搞定,占了世界九成加工份额。这不光稳住了自家产业,还帮不少国家解决了原料难题。蒙古国呢,夹在中俄之间,戈壁底下藏着不少稀土储量,估摸着上百万吨。要是好好开发,能拉动当地经济,养活一堆人。 中蒙合作本来挺顺溜的。蒙古国矿产出口,八成多流向中国,这数据明摆着。2023年,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推矿业联合项目,中国企业帮着建路通电,蒙古那边勘探技术也上台阶。结果双方都赚了盆满钵满,蒙古牧区就业多了,环境管得也严实。 可美国那边不干了。2023年头,他们就开始嚷嚷稀土短缺,国会开会时官员拍桌子,说得天花乱坠,非得找新来源分散风险。其实,这话听着高大上,骨子里就是冲着中国产业链来的。6月底,美国国务院跑去乌兰巴托,跟蒙古矿业部签了个谅解备忘录,承诺给技术援助,帮开发关键矿产,包括稀土。文件签完,双方还握手拍照,蒙古国总理办公室乐坏了,以为捞着大鱼。 紧接着,8月初,蒙古总理访美,又表态要深化合作。美媒炒得热火朝天,说这能建新供应链,削弱中国影响力。 蒙古国这边一听,行动派头足。政府赶紧开会,圈定南部戈壁矿点,招标外资进来。美蒙合资公司拿下挖掘权,注入启动资金,设备从美国空运过去。开采从10月起步,本打算大干快上,目标直奔万吨级产量。仓库建起,矿石一车车拉来,灰褐色堆成小山。蒙古矿业部发简报,预计交易额几十亿美元,边境口岸都备好清关流程。地理上,出口得走中俄路子,可美国明知这点,还抛出空头支票,物流方案提都不提。 就这样,蒙古国挖着挖着,库存压顶,资金链绷紧。 这不就是标题里那事儿吗?美国一喊缺,蒙古国立马挖了十万吨,原以为能大赚,结果货备齐了,美方那边变卦。2024年底,华盛顿调整调门,说自家产能扩张优先,海外采购缓一缓。蒙古团队打电话邮件一通乱,石沉大海。仓库里矿石氧化生锈,仓储费月月涨,蒙古国傻眼了。开采带来的土壤板结、水源浑浊,修复成本不小,当地牧民日子添堵。这50亿美元合同,从头到尾就是忽悠,压根没真金白银。 美国这手,玩得精。知道蒙古国会跳坑,地理位置卡在中俄间,运不出去;提纯技术中国一家独大,美方拿到手也是废石头。他们啥也没出,就看着蒙古国白忙活。历史上,美国没少干这损人利己的活儿,先扔大单骗开工,后毁约甩包袱。蒙古国这次踩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掂量靠谱度。结果,稀土卖不出,环境伤了,经济亏本,美国在一边看热闹。 中国看着这出闹剧,也挺无奈。有资源有技术,本想跟蒙古国搭上线,建联合加工厂,就地转化,大家分蛋糕。可美国非插一杠子,搅得中蒙关系添堵。话说回来,蒙古国夹缝求生,平衡大国关系不容易。2024年8月,布林肯又访蒙,推关键矿产合作,表面热络,实际还是老一套。 蒙古国从这事儿学聪明了,下回签合同得擦亮眼。 稀土格局就是大国博弈。中国产业链稳,供应全球,帮着稳世界经济。美国喊缺,不是真缺,是想卡脖子,建小圈子。蒙古国资源潜力大,要是跟中国深耕,技术共享、市场对接,准能共赢。国际能源署数据,到2030年需求翻番,中蒙联手正好补位。外部势力爱搅和,但挡不住合作大势。蒙古国吃了亏,估计下回更重可靠伙伴。 长远看,中蒙矿业路还长。排除干扰,加强对话,项目对接,资源变现,区域稳定。蒙古国吸取教训,推动可持续开发,避免重蹈覆辙。美国这算计,暴露了霸道作风,国际社会看在眼里。合作才是王道,零和游戏早晚玩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