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评价日本人,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

未央秘史 2025-11-03 16:45:10

左宗棠评价日本人,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左宗棠对日本人的这句评价,放在今天看依旧精准得让人惊叹,仿佛穿越时空看透了这个民族深入骨髓的特质。 日本人的“小礼”向来做得无可挑剔,街头排队井然有序,服务行业鞠躬角度恰到好处,公共场合安静克制,就连垃圾分类都精细到让人咋舌,这些日常细节里的礼仪确实让人挑不出毛病,但这份礼貌却始终没上升到“大义”的层面。 2025年正值二战结束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这样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却在两个月内两次会见台湾地区所谓“总统府资政”,还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布带有分裂色彩的会面内容,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要知道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早已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曾殖民台湾50年的日本,此刻跳出来触碰红线,无疑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漠视。 更讽刺的是,这位首相多年来持续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2014至2025年间更是11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最近一次就选在8月15日战败投降纪念日当天,一边是日常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一边是对历史罪行的刻意回避和对他国主权的粗暴干涉,这不正是“知小礼而无大义”最鲜活的注脚。 所谓“拘小节而无大德”,在日本制造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日本一直以“工匠精神”自居,生产线管理的精细化、产品外观的打磨都堪称行业标杆,这些“小节”上的讲究让他们一度收获全球赞誉,但在关乎企业生存根本的“大德”——诚信与责任上,却频频失守。 2024年6月,日本国土交通省突击检查发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等多家车企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而丰田子公司大发的造假行为更是持续了30多年,涉及全部国产车型。 更早之前的2022年,川崎重工承认旗下子公司存在长达38年的质检造假,不仅杜撰未实测的数据,还在客户检查时篡改测量仪,甚至把未取得认证的商品谎称已达标。 三菱电机的造假史更久,长达40年的变压器数据造假波及9家核电站,6家工厂因类似问题被取消国际认证。 这些企业在生产流程的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却在产品质量和企业伦理上肆意突破底线,导致日本制造业的信誉一落千丈,2024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因汽车产业停工下滑2.0%,曾经的“神话”滤镜碎得彻底。 “重末节而轻廉耻”的特质,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暴露无遗,为了节省处理成本,日本不顾全球反对,执意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却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摆出重视国际监测的“末节”姿态。 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中方四次赴福岛独立采集海水和海洋生物样本进行检测,虽然目前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但这并不改变排海行为本身的不道德本质。 日本明明有更安全的陆地储存等处理方案,却选择将环境风险转嫁给全人类,这种为了一己之私牺牲全球公共利益的做法,完全背离了基本的廉耻之心。 他们一边承诺接受长期国际监测,一边却在排海方案上拒绝充分协商,甚至对周边国家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把“表面功夫”做足,却在最核心的责任担当上选择逃避,完美诠释了何为“重末节而轻廉耻”。 “畏威而不怀德”更是日本外交和对外态度的鲜明标签,历史上中国曾在日本战败后放弃巨额战争赔款,为其战后复苏提供了重要助力,近年来也多次在灾害救援、经济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但这些善意并未换来日本的感恩。 相反,随着中国实力增长,日本频频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2024年更是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与美菲举行三边峰会,在联合声明中点名指责中国,试图构建围堵中国的小圈子。 而面对美国的霸权,日本却表现出十足的顺从,2024年岸田访美期间,日美达成约70项防务合作协议,日本不仅同意驻日美军舰艇在本土维修,还计划加入AUKUS高技术合作,心甘情愿充当美国遏华的“马前卒”。 为了依附美国,日本承担着高额驻日美军费用,2024年防卫预算高达7.9万亿日元,还计划5年内将防务开支提升至GDP的2%以上,这种对强者俯首帖耳、对恩者忘恩负义的做法,正是“畏威而不怀德”的真实写照。 至于“强必盗寇,弱必卑伏”,纵观日本历史和现状不难发现这一规律从未改变,二战时期,日本凭借明治维新后的国力强盛,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亚洲多国烧杀抢掠,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尽显“强必盗寇”的本性。 战败后,日本迅速对美国俯首帖耳,接受驻军和战后体制,成为美国在亚太的“附庸”,是典型的“弱必卑伏”。 从这些最新的案例和数据能看出,左宗棠的评价并非一时之见,而是精准洞察了日本民族性格中深层次的矛盾。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