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联储观察室对外宣布。 ​2025年11月3日,根据CME“美联储观察

静静香吖 2025-11-03 13:22:39

就在刚刚 美联储观察室对外宣布。 ​2025年11月3日,根据CME“美联储观察”的最数据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9.8%。 这份看似平淡的概率数据背后,是美联储内部愈演愈烈的政策战争。短短一周时间,市场对十二月降息的预期就从接近沸点骤然降温。那份曾经超过90%的乐观情绪,如今只剩下不足七成的信心,仿佛一场寒流席卷了华尔街。 美联储理事沃勒高举降息大旗,他警告“目前最担心的是劳动力市场”,主张十二月继续宽松。可他的声音几乎被鹰派官员的集体反对所淹没——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接连发声,他们对通胀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施密德甚至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投票反对降息。 更让市场困惑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降息后突然释放鹰派信号,直言“不能保证会进一步降息”。这番表态与降息决定形成鲜明对比,让投资者措手不及。货币政策这本该平稳前行的航船,此刻正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拉扯下剧烈摇晃。 美国政府持续一个月的停摆,让这场决策博弈雪上加霜。关键的经济数据如同断线的风筝,特别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的非农就业报告迟迟无法公布。美联储在迷雾中摸索前行,失去了判断经济体温的温度计。 鲍威尔自己都说,在这种环境下,“就像在大雾中开车,必须减速”。但减速真的来得及吗?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发出罕见警告:若美联储不加速降息,经济衰退恐将扩大。他的言论凸显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力度施压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基正在动摇。 仔细审视美国经济,景象错综复杂。虽然人工智能投资热火朝天,但亚马逊、联合包裹等商业巨头却接连宣布大规模裁员。通胀看似从高位回落,可鲍威尔提醒大家,若排除关税影响,核心PCE指标大约在2.5%——依然高于2%的政策目标。 美国政府债台持续筑高,国债总额突破38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就高达1.4万亿美元。欧洲评级机构已经因此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些沉重的负担,如同套在经济脖子上的枷锁。 美联储的决策环境从未如此复杂。数据真空、政治压力、债务困境交织在一起,让每一次利率决议都充满争议。十月份的那次降息,两位投票委员竟然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位要求降息50基点,另一位却坚持按兵不动。 市场此刻最关心的,或许不是十二月到底降不降息,而是美联储还能否在这片混沌中找准方向。当政治压力取代经济数据成为决策参考,当内部共识被尖锐分歧取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正面临严峻考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6
静静香吖

静静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