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得心里不是滋味。东莞一个公园最近火了,不是因为风景多好,而是因为

文文纪实 2025-11-03 11:05:12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得心里不是滋味。东莞一个公园最近火了,不是因为风景多好,而是因为石凳上装了一排排金属扶手,密密麻麻的根本没法躺人。 网友直接炸锅,骂这是“反人类设计”。面对质疑,社区工作人员倒是挺实在,直接说了两个理由:一是方便老年人起身借力,二是防止流浪汉躺卧影响他人。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这不就是明摆着不想让无家可归的人休息嘛。事情闹大后,这些扶手很快被拆了,社区还坚持说初衷是为了方便,不是驱赶。可这话谁信呢? 说真的,流浪汉也是人,他们不会危害社会,只是需要一个能暂时歇脚的地方。一张石凳为什么就容不下他们?有网友说得特别好: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张冰冷的石凳,而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 一座城市的温度,恰恰就体现在它如何对待最弱势的群体。是选择冷漠驱逐,还是温柔包容?这个看似微小的选择,照见的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其实东莞早在2017年就有流浪汉救助机制,从公安、城管主动发现,到医院“先救治后结算”,措施并不少。那为什么社区还要用装扶手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说白了就是懒政——比起花时间精力去落实救助,装几个扶手显然“高效”得多。 更让人心寒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居然说“村民鼓励我们这样做”。这种理直气壮才是最刺痛人心的。市政设施难道只为本村人服务?对外来者、对无家可归者,就要充满敌意吗? 那些睡在公园长凳上的人,很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流浪汉。他们可能是暂时失业的工人,是省吃俭用想把钱留给家人的农民工。即便身无分文,只要没有违法犯罪,又妨碍了谁? 这次东莞拆除了冰冷的扶手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搭建起温暖的桥梁?城市的包容度,从来不在高楼大厦,而在这些细枝末节里。

0 阅读:7
文文纪实

文文纪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