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拖下去,台湾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了。昨晚,台办署名文章罕见把话挑明:统一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30 20:53:21

再拖下去,台湾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了。昨晚,台办署名文章罕见把话挑明:统一后台湾财政收入100%自用、战争风险清零、国际尊严共享——五条“红利”全摆上台面,却加了一句“和统窗口不会永远敞开”。 两岸关系的脉络源于上世纪中叶的内战。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分治格局,但国际共识早已明确。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须归还台湾等领土给中国。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此项,日本投降文书亦确认执行。 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通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台湾代表权随之移交。 这些文件奠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避免了国际法上的模糊地带。分治后,两岸初期通过广播交流,1979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方针,开启对话大门。1992年香港会晤达成一个中国共识,推动经贸互动。台商涌入大陆设厂,富士康和台积电等企业获利丰厚,贸易额从数百亿美元跃升至数千亿。 九十年代李登辉推行分离路线,大陆保持克制,继续开放探亲旅游。2008年马英九上台,直航开通,ECFA协议签署,台湾对大陆顺差年超千亿。 这些步骤逐步筑牢经济纽带,避免对抗升级。 2016年蔡英文上台,转向对抗大陆,采购美制武器,支出逾千亿新台币,包括爱国者导弹和鱼叉系统。 大陆未中断经贸,仍允许台湾水果茶叶入市,疫情期捐赠疫苗口罩。两岸融合渐深,台湾出口40%依赖大陆,2024年对陆投资超200亿美元。 台胞大陆就业逾百万,跨海婚姻超30万户。这些数据反映血脉相连的现实,却也凸显政策分歧的代价。赖清德上台后,推动互不隶属论,2024年美台军演升级,美国售F-16升级包。 大陆修订反分裂法,新增经济制裁条款,冻结分离势力资产。解放军舰艇进海峡中线,模拟封锁演习,岛内油气储备仅一周,股市跌10%。 这些举措警示拖延风险,经济先崩,供应链断裂。台湾芯片业迁美失败率高,2023年亚利桑那厂延期两年,成本翻倍,生活成本涨30%。 国际上,美国援乌缩水,民调仅三成支持介入,日本菲律宾基地虽多,却不愿趟浑水。 两岸融合本是共赢路径,拖延只增不确定性。 2025年10月27日,新华社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直陈统一后台湾获益五方面。 财政收入100%自用,现军费占GDP 2.45%,2025年预算6470亿新台币,挤占民生。 台北缺电限产,高雄水库干涸,农民叫苦。若省下军购,转投高铁或福利,日子宽裕许多。经济红利指向大陆14亿市场,产业链齐全。台积电大陆投资超千亿,产量占全球一半,与华为小米联手,营收可翻倍。 统一后无缝对接,避开美方芯片禁令。安全上,战争风险清零,2024年民调七成青年不愿打仗,半数视台独不现实,台军招兵难,逃兵率高。 解放军环岛巡航常态化,歼20绕飞,导弹实弹演练,岛内人心惶惶。统一后国防中央兜底,台湾专心旅游农业。国际尊严共享,现邦交国剩12个,维系统年掉链子。 统一后以中国台湾身份入世卫、亚太经合,护照免签超180国。社会层面,制度不变,高度自治,选举言论自由,多大陆资源倾斜。2023年两岸医院联手治癌,成功率升20%。 文章结尾强调,和平统一窗口有限,赖清德互不隶属论加剧对抗。 这些红利非空谈,而是基于融合基础的务实算账。 两岸本一家,早抓机会享红利。统一进程加速,同胞携手奔小康。历史教训多,香港模式证明一国两制行之有效,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4万亿,互联互通成引擎。 台湾学着点,融合示范区效应扩大,台商投资基金规模超60亿。 拖延只让风险升,经济脱钩断链,民生承压。国际承诺如岩石般支持,乌克兰教训在前,美援缩水迹象明显。民意转向和平,蓝营呼吁对话。把握窗口,共享发展,避免武统阴影。两岸关系好,台湾同胞福祉多。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