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律宾海警船没有水炮?这么说吧,不是菲律宾不想有,而是家底不允许,他们的船好多都是美国、日本送的二手货,有的是退役军舰改的,有的是民用船凑合用的,这些船本来就没设计装水炮的功能,后期想要加装,可不简单——不光烧钱还得有技术。 在南海对峙中,中国海警的水炮经常让菲律宾船只举白旗,但奇怪的是,菲律宾海警从来不用水炮反击。这背后不是战术选择,而是技术无奈。当我们深入了解菲律宾海警的”家底”后,会发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实。 菲律宾海军与海岸警卫队在最近十年间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先进舰艇,一改菲律宾原先基本没有现代化舰艇的局面,但这些所谓的”先进舰艇”其实都是别人用旧的装备。美国援助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是最典型的例子。该级舰于1967年3月18日正式服役,共建造12艘,到菲律宾手里时已经服役四五十年,早就是”老爷车”级别的装备了。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防长加斯明称,他曾请求美国保留舰上的武器装备,但遭到拒绝,所以这艘巡逻舰没有配备武器雷达装备。美国把这些船拆得只剩空壳子才给菲律宾,连基本的武器系统都没有,更别说装水炮了。这些老船的甲板结构经过几十年的海洋腐蚀,承重能力早就不行了,要是真焊个水炮底座上去,说不定开航时就把甲板压出个窟窿来。 日本给的船看着新一些,但也有问题。日本与菲律宾17日达成新协议,将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日元贷款采购5艘全长97米的”多用途快速反应艇”,但这些船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为了装水炮。船舱里塞满了救生设备和通讯器材,连放个高压水泵的地方都没有。就算是较大的船,要装水炮也得大改内部结构,成本高得吓人。 技术问题更是要命。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防科工局在2022年就曾经联合发文,高压水炮类产品,射程大于等于100米,额定流量大于等于每小时540立方米,额定压力大于等于1.2兆帕,符合这些条件的水炮都是出口管制品,菲律宾想买都买不到。中国的水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现在的最大威力可达2.5兆帕。这个数字的标准概念,是1平米的面积上,放了250吨重的货物,这种压力对菲律宾的老船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美国和日本虽然有相关技术,但要么不外卖,要么价格贵得离谱。给一艘二手船装套合格的水炮系统要花120万美元,这还不算后期维护费用。高压管路每半年就得换一次,不然容易生锈爆管。菲律宾海岸警卫队2025年的总预算才5.7亿美元,要养2.6万员工,还得给上百艘船买燃油、修发动机,钱都不够基本开销,哪还有闲钱装水炮这种”奢侈品”。 更搞笑的是,菲律宾可能还不太想装水炮。每次挨了中国海警的水炮,他们就拿着受损照片到国际上卖惨,博取同情分。据菲方报道,该船的雷达天线、空调外机和其他设备,都有不同程度损坏,还有一名船员受伤,这种”受害者”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比装备水炮更符合他们的外交策略。 总体而言,这些舰艇的性能和数量还远远无法与中国海军和海警的同类装备相比,其人员素质更不是短期内所能弥补的。菲律宾海警船没水炮,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那些靠外援拼凑起来的船队,看着有模有样,实际上连最基本的执法装备都配不齐。在南海这种复杂环境里,这种装备差距比举白旗更能说明问题。 从汉密尔顿级的”空壳子”到日本MRRV的”花架子”,菲律宾海警的水炮困境折射出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处境。你觉得菲律宾这种”拼凑式”海警队伍,在南海还能折腾多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