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不交钱就裁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0-29 19:00:47

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不交钱就裁2681人,2026年预算砍15%,连“破产”俩字都抛出来了,看着是急到火烧眉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出戏的病根全在美国身上。 联合国最近是真的急了。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接摊牌,说得一点不绕弯子:如果2026年的会费再不到位,就裁掉2681人,预算直接砍15%。 连“破产”这俩字都扔出来了,听着像是在喊话,其实更像是在摔杯子。 裁员2681人,占全体职员差不多十分之一,预算从原来的37亿美元砍到32亿出头,基本已经不是紧衣缩食了,是勒着裤腰带喘气了。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已经停掉了几部电梯,楼道灯也只开一半,这不是节能,这是没钱。 古特雷斯从2017年上任以来,喊了不止一次财政困难,但这次是头一回把“破产”明晃晃写进了讲话稿,说明问题已经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最直接的冲击已经显现。联合国秘书处内部的非工资开支被砍了超过四成,从会议室的空调,到代表团的差旅,都在缩。2024年已经开始限制出差,2025年预计赤字要冲到4.5亿美元,联合国维持日常运转都得四处拆东墙补西墙。 账面上少了这么多钱,肯定不是几个小国交晚了会费能解释得了的,根子在哪,大家心里都明白。 美国这几年一直是联合国的“老赖”,欠下的会费已经超过30亿美元,占了全球欠费总额的七成以上,不止不补,还打算继续削。 白宫公布的2026年预算草案里,联合国支出直接被砍,特别是维和项目和人道援助部分,基本上是能不出钱就不出钱。这种“慢性断供”,让联合国像是被人掐着脖子吊着一口气。 美国不是没钱,是不想给。这事也不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玩过这招,通过拖欠会费对联合国施压。 这次也一样。2022年美国就以“联合国对以色列有偏见”为由,推迟支付会费。政治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最后吃亏的始终是联合国那些靠资金维持运转的部门,尤其是维和和人权机构。 根据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数据,2025年人权相关工作的预算只剩下4%,一些地方的粮食援助计划直接暂停了,像南苏丹、刚果这些本就局势不稳的地区,维和部队撤了人,冲突反而升温了。 2024年刚果的维和任务被缩编后,当地的冲突立马加剧,一些村庄几乎一夜之间失控。 联合国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摆设,用来调解冲突、救援难民、推动发展,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 更让人窝火的是,美国还想一边欠钱一边保话语权。根据联合国的规则,会员国只要欠费不超过两年,就还能继续投票。美国就靠这个漏洞,拖着不交钱,但照样在会议上指指点点。 古特雷斯最近还提出建立一个应急基金,想给联合国多留点底气。中国、法国都表示支持,可美国直接否了,说什么不透明、不高效。明面上是担心浪费,背后其实是不想让联合国增强自主性。 如果联合国连基本运作都靠不住,那国际社会碰到冲突和灾难时,第一时间还能找谁? 长期下去,联合国的权威会被蚕食,话语权也会被稀释。如果这个组织连维和预算都保不住,那它还能指望各国听它调停战争?再往后看,恐怕连小国都不把联合国当回事了。 过去联合国在巴尔干、非洲、东南亚都发挥过关键作用,那时虽然也有争议,但至少基本运转是有保障的。 现在这种“瘦身式运营”,连文件翻译都人手不足,会议效率下降,决议拖延,整个节奏都乱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要这样掐着联合国不放?其实这跟“美国优先”那一套有直接关系。欠钱不是目的,是手段。通过资金卡脖子,美国可以在不动武的情况下,影响联合国的决策方向。 中国等国家呼吁改革会费机制,让负担更公平,也更具稳定性。但只要美国不松口,这事就推不动。对其他国家来说,既不能逼得太紧,又不能放手不管,联合国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死循环。 有意思的是,这种局面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1985年,美国就曾一度拖欠会费到联合国暂停其投票权的边缘,最后还是通过谈判折中解决。 这场财政危机,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找到新的平衡点,让这个体系真正摆脱单一依赖,未来可能不只是“破产”两个字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失效。 联合国不是完美的,但在当今这个乱局里,至少它还是唯一能让各国坐下来讲讲理的平台。 一旦这个平台塌了,世界只会更碎片化,冲突解决会更靠实力而非规则。那时候,谁都不好过。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