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   过去很长时间里,伊朗不管

菲菲的信笺 2025-10-28 19:37:57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   过去很长时间里,伊朗不管是军队调动、渔船出海,还是老百姓开车导航,都得靠美国的GPS系统。可问题是,这GPS信号在伊朗境内动不动就被干扰,渔民出海时定位不准差点迷航,运输车队跑长途也常因为信号中断绕远路,甚至一些重要的工程建设都受影响。   在尝试过几次自己解决却没成功后,伊朗只能想办法找替代方案。而中国北斗系统不仅技术成熟,覆盖范围也广,早就进入了他们的备选名单。   双方技术团队经过数月的沟通对接,从系统适配到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反复研讨,最终敲定了合作,伊朗正式接入北斗导航网络。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伊朗在科技领域突破外部限制的关键一步。   可就在大家以为中伊这波合作能顺顺利利推进时,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在10月初突然出来“降温”。他明确表示,这次接入北斗只是临时的过渡措施,还信誓旦旦地说,伊朗要在三到五年内搞出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彻底实现这个领域的自主可控。   这番话一出,不仅让原本期待合作深化的外界有些意外,也引发了大家对这件事后续走向的各种猜测,毕竟刚达成的合作就被说是“临时的”,难免让人好奇背后的考量。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伊朗想自己搞定位系统,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卫星导航系统可不是简单发几颗卫星就行,得有强大的航天技术打底,还得砸进去大量的钱,更得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可伊朗现在在这些方面都有明显的短板,虽说这些年也发射过几颗国产卫星,在航天领域算有了点基础,但要搭建一套能全球用的定位系统,还差得远。   就拿核心的卫星芯片来说,伊朗目前还没法自主生产高精度的,得依赖进口;还有信号处理、地面站建设这些关键环节,也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   航天领域的专家就分析过,单从现在的技术储备来看,伊朗短期内根本达不到自主研发定位系统的水平,三到五年的目标更像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方向,实际落地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其实伊朗这么做的心思也不难猜,大概率是觉得关键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毕竟长期依赖别人的系统,万一将来国际形势有变化,很可能被“卡脖子”,所以想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主动权。   与此同时,伊朗也是想借着这个目标,带动国内航天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过话说回来,在真正搞出自己的系统之前,先用北斗解决眼前的定位难题,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这种短期合作和长期自主之间的平衡,其实也反映出伊朗在科技发展路上,既想维护主权又得面对现实的复杂心态。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