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又教会中国实战一招,美国军队已经开始使用了!俄乌战争一大特点就是,数不清的远程攻击无人机,持续不断纵深打击轰炸! 这场打了三年多的仗,早把双方的坦克、大炮这些传统武器耗得差不多了。乌克兰这边兵不好招,欧美给的武器又时断时续,没办法只能把宝压在无人机上。 乌军计划到2026年造800万架无人机,其中九成都是便宜又好用的FPV机型,操控员躲在后方战壕里,通过实时画面锁定俄军坦克履带,贴脸轰炸特别管用。 剩下的远程无人机更狠,直接偷偷飞到俄罗斯腹地,专找能源站、军工厂下手,就靠这种“蚂蚁啃大象”的路数一点点削弱俄军实力。 面对乌军这波无人机攻势,俄罗斯肯定不能被动挨打。他们把“铠甲-S1”防空系统改造成了反无人机利器,再配上“道尔-M2”防空车到处巡逻,组成移动的“空中盾牌”。 更厉害的是“克拉苏哈-4”电子干扰车,一开机就能在大范围区域内切断无人机的控制信号,那些来偷袭的无人机要么直接坠地,要么像没头苍蝇似的乱飞。 俄军还会顺着无人机的信号源摸过去,用巡航导弹把乌克兰的无人机工厂炸平,从根上断了对方的补给。就在上个月的24号,莫斯科郊外就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攻防战。 乌克兰一下子放出111架无人机,朝着俄罗斯多个地区扑过来,结果刚进入空域就被俄军防空部队盯上了。雷达锁定、导弹升空,没一会儿功夫所有无人机全被打下来了,只有一架失控撞上了公寓楼,造成5人受伤。 现在这种一天拦截上百架无人机的场面,对俄军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双方这种你来我往的无人机消耗战,把战场变成了新式战术的“试验田”,各种奇招妙招都在这儿试了个遍。 中国在无人机技术上早就站在世界第一梯队,但俄乌战场这些真刀真枪的经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品的地方。 咱们的“天穹”反无人机系统去年刚在航展露过脸,这套系统能靠雷达、激光和导弹搭起三层防御网,最远能探测到50公里外的目标,在模拟演练中曾成功拦截过20架同时袭来的无人机,反应速度比传统防空系统快了3倍。 不过光有好装备还不够,乌军那种把民用技术改成军用、靠量大管饱压低成本的思路,俄军把电子干扰和传统防空捏合在一起的打法,这些战术细节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无论是我们自己使用还是找到应对方法都值得一看。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照着俄乌的经验调整自己的战术,咱们自然不能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