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当年是怎么没的?真不是因为不够勇猛,也不是打不过。最扎心的一点是,当一个部落还在为了一块玉米地跟邻居死磕的时候,人家殖民者已经在地图上把整个大陆都规划好了。甚至有的部落为了几杆破枪、几匹布,就乐呵呵地帮着外人去打自己的同胞。他们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却不知道,别人要的是整片土地的命。 很多人都觉得印第安人是被殖民者的枪炮直接打垮的,其实不然,印第安人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差。 他们熟悉北美大陆的山川丛林,游击战打得殖民者苦不堪言,早期殖民者人数少的时候,好几次都被印第安人的突袭打得损失惨重。 有史料记载,印第安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都很出色,面对装备先进的白人也常常能占上风,他们的问题从来不是勇猛不够,而是根本没意识到对手的真实意图,也没搞明白自己该跟谁站在一起。 欧洲殖民者刚到北美的时候,其实实力有限,他们也知道硬打根本讨不到好,所以一开始都打着合作的旗号,跟印第安部落做贸易、结联盟。 殖民者会送给部落首领火药、刀具、枪支,还有烟草和酒精,嘴上喊着“兄弟”,把印第安部落当成独立的政治实体来对待,其实心里早就把整个大陆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而印第安部落长期以来就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国家概念,全是一个个分散的部落,语言就有一千七百多种,彼此之间还经常因为地盘、猎物这些小事争斗不休。 他们看到殖民者送来的武器和物资,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处,根本没多想这些东西背后的代价,反而觉得跟殖民者合作能在跟其他部落的争斗中占优势,于是就心甘情愿地成了别人的棋子。 殖民者的套路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但就是能屡屡得手,核心就是抓住了印第安部落的短视和分裂。 他们先是用贸易让部落对自己产生依赖,印第安人没有的铁器、枪支这些东西,只能从殖民者手里换,而殖民者想要的却是土地。 为了让印第安人心甘情愿地交出土地,殖民者还想出了让部落负债的办法,美国总统杰斐逊就明确说过,要多跟印第安人做贸易,他们没钱就借钱给他们,等他们欠了债,自然就会愿意出售土地来还债。 除了经济手段,殖民者还在文化上搞分化,他们把自己包装成“文明人”,把印第安人污蔑成“野蛮人”,说印第安人不会经营土地,只是像野兽一样栖息在上面,所以白人占领土地是“天经地义”的。 这种话术不仅骗了不少殖民者自己人,也让一些印第安部落产生了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跟殖民者合作就是“走向文明”,完全没意识到这是在引狼入室。 更让人唏嘘的是,有些印第安部落明明已经感受到了殖民者的威胁,却还是抱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跟殖民者联手攻打其他部落,结果就是打完别人之后,自己也成了殖民者的下一个目标。 他们习惯了部落之间的小打小闹,觉得一块玉米地、一片猎场就是最大的利益,根本想不到殖民者想要的是整个大陆的控制权,是要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上彻底赶走。 到最后,绝大多数印第安人都被赶到了偏僻贫瘠的保留地,原本遍布北美大陆的族群,人口从数百万锐减到不足四十万,彻底失去了对自己土地的控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