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类方剂,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核心共有三首:一是瓜蒌薤白白酒汤,二是瓜蒌薤白半夏汤,三是枳实薤白桂枝汤。
三方的共同作用是:宣痹通阳,宽胸理气,但侧重点不一。
但针对的具体症状侧重点各不相同:瓜蒌薤白半夏汤多了降逆气的作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则没有这项功效;而枳实薤白桂枝汤里加了桂枝、枳实、厚朴,通阳散结(疏通阳气、消散郁结)的效果尤为突出。
清代医家唐容川对这组方剂的点评,精准点出了中医用药的核心逻辑。
他说:“中医用药的法则,全靠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定。多一个症状,就多添一味对应药物;换一种症状,就换掉一味适配药物。看张仲景在这部分的用药思路,就能明白他的方剂配伍有多严谨,半点都不能含糊。”
接着他具体解读:“所以患者只出现胸痛时,就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之前的条文里多了不能平躺的症状,这是提示体内多了水饮上冲的问题,于是就加用半夏这一味药,来降伏上冲的水饮;
而这一条又多了胸部痞闷胀满的症状,就加枳实来疏泄胸中郁滞的气机;
若同时还有胁下之气上逆冲撞心胸的情况,就加厚朴来疏泄胁下逆乱的气机。”
最后他总结规律:“张仲景用药有个常例——凡是患者有胁部胀满,大多会加枳实;
凡是有腹部胀满,大多会加厚朴。这条条文里的患者,既有胸部胀满,又有胁下之气逆冲心胸的症状,所以才同时加了枳实、厚朴这两味药,和另外两方的配伍又不一样了。读者若能仔细研究探求,张仲景用药的通用规律,就能慢慢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