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贼人围堵,渐渐体力不支,生死攸关之际,一个银盔素甲的小将张弓搭箭,一举消

时光浅吟离殇 2025-10-26 10:42:39

李世民被贼人围堵,渐渐体力不支,生死攸关之际,一个银盔素甲的小将张弓搭箭,一举消灭贼人,脱险后的李世民忙问小将高姓大名,小将脱口而出:“山西降州龙门县薛仁贵。” 薛仁贵生在贞观年间,家在山西绛州龙门县,那地方山多地少,日子过得紧巴巴。薛家祖上有点底子,算是河东薛氏一支,北魏时候出过薛安都那样的猛人,可到他这辈,早败落了。薛仁贵小时候就得帮家里干活,扛锄头下地,力气练得老大,村里人提起他,总说这小子将来准有出息。娶了媳妇柳氏后,俩人挤在土坯房里,勉强温饱。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要打高句丽,全国征兵,薛仁贵心想,这机会不能错过,就背起包裹去县衙报名。谁知负责的张士贵看他不顺眼,先是挑名字里的“贵”字不吉利,赶他走;后来他改叫薛礼混进去,张士贵又查出身高体壮,一样撵出去。这张士贵是老资格军官,资格老功劳高,对朝廷忠心,可就是小肚鸡肠,怕新人抢饭碗,硬是卡了薛仁贵两次。 薛仁贵没辙,半路救了个老汉,那老汉给了块铜牌,他拿着这玩意儿第三次报名,总算进了军营。可张士贵没忘仇,只把他扔到火头军干苦力,那帮人白天砍柴挑水,晚上摸黑练拳脚,日子苦哈哈,但也攒了把子力气。 薛仁贵进军没多久,就赶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唐军渡过辽水,进了辽东地界,那地方地势险要,敌军熟悉地形,设下埋伏。安市城外一仗,唐军推进到河谷,敌军从崖上箭如雨下,中军被围得死死的。李世民带兵指挥,身边护卫一个个倒下,他自己也砍杀得精疲力尽。 关键时刻,薛仁贵从后方赶来,他当时就一普通士卒,身穿白袍,腰挂弓箭,手持长戟,直奔敌阵。史书上说,他冲杀时箭射敌将,戟挑数人,敌军见他势头猛,阵脚大乱。薛仁贵这下子露了脸,李世民一看,当场升他为游击将军。 这仗打完,李世民对薛仁贵青睐有加,说他勇猛过人,比打下辽东还高兴。薛仁贵这名头,一夜之间传开军中,可他也没飘,照样从基层干起,带兵操练,抓军纪。 话说回来,这救驾的桥段虽有传说成分,李世民梦见被围,军师徐茂公掐指一算,说是应梦贤臣薛仁贵啥的,这些是后人添油加醋。 但核心是实的,安市城那场硬仗,薛仁贵确实立了大功,帮唐军解了围。要不怎么说,历史总爱给英雄镀金,可骨子里还是那股子真功夫。 从安市城脱险后,薛仁贵仕途顺风顺水。李世民回长安,给他加官进爵,赐了田宅金帛,他从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军中红人。 高宗上台后,薛仁贵没闲着,先是显庆二年再征高句丽,他领前锋,夜袭敌营,破了好几座城池,升到右武卫将军,封平阳郡公。朝廷赏赐不断,宅子盖得气派,仆人成群,可他治军严,赏罚分明,士兵服他。 咸亨三年,转战西域,平吐谷浑叛乱,那帮人马快刀狠,他带骑兵追击,收复失地,升左卫大将军,还兼幽州都督,巡边修烽火台,边疆稳了不少。 薛仁贵打仗有道,不光靠蛮力,还会用计,譬如铁勒一战,他设伏埋下十三万敌军,活埋了他们,这事传开,震慑四方。 可也有人说他治军不严,纵兵抢掠,收受贿赂,这些污点在史书上留了笔墨,没法抹掉。 薛仁贵不是完人,晚年卸了兵权,回老家养老,显庆四年病逝,七十岁,朝廷谥号“武”,葬在龙门县。子孙守着祖业,讲起他那些年征战,刀痕斑斑的甲胄还摆堂屋里。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