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本·拉登最后夜晚:正准备睡觉,突然对身旁的妻子说:美国人来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1年5月1日深夜,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院落里,54岁的本·拉登刚做完晚祷,这个曾让整个西方世界胆寒的名字,此刻只是一个准备入睡的普通中年男人。 他躺在三楼卧室的床上,身旁是他最年轻的妻子阿迈勒,窗外没有路灯,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寂静。 就在这时,一阵异样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传来,那不是普通飞机的声音,而是一种沉闷有力、像心跳般的震颤。 本·拉登猛地坐起身,对妻子说了一句话:“美国人来了。”这句话说得很平静,却像宣判书一样冰冷,阿迈勒还没反应过来,整座房子的电力就瞬间中断了,紧接着院子里传来巨大的撞击声。 其实这场追捕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近3000人丧生。 那次袭击的策划者正是本·拉登,从那天起,他就成了美国的头号通缉犯,悬赏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美国为此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庇护他的塔利班政权,但本·拉登却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讽刺的是,这个让美国寝食难安的恐怖分子,曾经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中情局每年拨款5亿美元资助圣战者,本·拉登就是其中之一。 他拿着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对抗苏军,被视为反苏英雄,但苏联撤军后,这位曾经的盟友彻底倒向了反美立场。 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1998年美国驻非洲使馆爆炸、2000年科尔号军舰遇袭,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2010年,中情局通过追踪一名信使,终于找到了线索,他们发现阿伯塔巴德有一座非常可疑的院落:围墙高达5米,顶部拉着铁丝网,窗户常年紧闭,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连垃圾都在院内焚烧。 这种刻意隐藏的姿态,在卫星和无人机的监控下反而格外显眼,美国高层为此争论了好几个月,是用导弹轰炸还是派特种部队突袭? 导弹虽然省事,但无法确认目标是否真的死亡;突袭则要冒着巨大的政治和军事风险,最终奥巴马批准了地面行动方案。 那个夜晚,24名海豹突击队员乘坐隐形黑鹰直升机抵达目标上空,计划原本天衣无缝,但第一架直升机因高温气流失控,擦着围墙硬着陆在院子里,好在队员们训练有素,迅速展开行动。 当突击队员踹开三楼卧室的门时,阿迈勒尖叫着冲向他们,试图用身体保护丈夫,她被一枪打中小腿,倒地后聪明地装死,本·拉登站在门后,身边就放着武器,但他甚至没来得及去够一下。 两声枪响过后,一颗子弹击中胸部,另一颗击中头部,这个让全世界追捕了十年的男人,就这样倒在了自己精心打造的堡垒里。 整个过程不到40分钟,突击队员采集了DNA样本,带走了所有电脑硬盘和文件,然后炸毁了那架坠毁的隐形直升机,消失在夜色中。 本·拉登的尸体被运到航母上进行海葬,美国政府解释说这是为了避免他的墓地成为恐怖分子的朝圣地,但他的死并没有终结恐怖主义。 基地组织在副手扎瓦希里的领导下继续运作,而伊斯兰国这样的新势力趁机崛起,中东地区陷入更深的动荡。 美国在阿富汗打了20年仗,付出了2300多名士兵的生命,造成超过10万平民伤亡,最后却仓皇撤军,塔利班重新掌权。 那座5米高的围墙,那些被焚烧的垃圾,那些刻意切断的网络连接,最终都没能保护本·拉登,他为了隐藏而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追踪者发出信号。 当他对妻子说出“美国人来了”那句话时,也许他已经意识到,这场从出生在沙特富豪家庭、到苏联时期的圣战者、再到9·11策划者的漫长旅程,终于走到了尽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妻子首度开腔回忆拉登被杀之夜:他喘着粗气说“美国人来了” ——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