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连选三次失败,宣布退出政坛,发文气愤悲凉! 10 月 19 号这天,张亚中发了段文字,字里行间全是说不出的憋屈。 他写 “我那隐形的翅膀终究没能飞过大海,我那赢得尊严和和平的呐喊穿不透认知短浅的高墙,也抵不过政客煽情的喧嚣! 自问已尽力,奈何因缘仍不具足,我无悔也无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段话读下来,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气愤和悲凉,毕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竞选失败,最后只能选择退出政坛。 先说说张亚中这个人,他跟国民党里那些常年混政坛的 “老油条” 不一样,更像个 “学者型领导”。 以前在大学教过书,讲两岸关系、国际关系都很有一套,说话也总带着股理想主义的劲儿,不像其他候选人一开口就是 “资源”“合作” 那套利益说辞。 可就是这份 “学者气”,让他在国民党里始终水土不服,三次竞选都栽了跟头。 要论他败选的第一个坎,就得说他在国民党里那点可怜的人脉根基。 国民党这圈子,历来都是 “派系抱团” 的玩法,不是跟着哪个大佬混过资历,就是在地方党部有过实打实的 “人情往来”,不然根本没人买你的账。 你看朱立伦,有 “本土派” 的老部下撑着,地方上的县市长一半都跟他有交情;马英九虽然退了几年,“马系” 的人在党内外仍然有话语权。 可张亚中呢?他是从学界半路进的政坛,一没帮人跑过选区拉过票,二没给地方党部争取过资源,刚出来竞选的时候,连个愿意帮他站台的党内大佬都没几个。 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他在辩论时爱攻击对手的毛病 —— 这在讲究 “表面和气” 的国民党里,简直是犯了大忌。 国民党里就算候选人之间有竞争,表面上也得给对方留面子,顶多是委婉地提 “政策差异”,不会直接戳对方的痛处。 可张亚中不按套路来,一到辩论场就直接 “开怼”。 国民党里的人都知道,“得罪人等于断自己的路”,张亚中这波操作,等于是把潜在的支持者全推走了。 其实说到底,张亚中的失败,跟国民党的 “文化基因” 也脱不了关系 —— 这个党历来只讲利益,你光靠情怀和理想,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国民党的地方党部、党内大佬,看重的从来不是 “理念对不对”,而是 “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实惠”。 可张亚中呢?每次竞选都只讲 “要维护中华文化”“要推动两岸和平”,这些话听着好听,却没给任何人承诺 “实在好处”。 说真的,张亚中的三次失败,不只是他个人的遗憾,更暴露了国民党现在的僵化问题。 这个党早就没了 “理想主义” 的空间,满脑子都是利益交换、派系平衡,你不懂这些 “规则”,就算再有才华、再有理念,也走不通。 他在文里说 “隐形的翅膀没飞过大海”,其实那片 “大海”,根本不是 “选民不认可”,而是国民党内部的 “利益暗礁”。 他的理想主义,撞不过那些盘根错节的派系、那些只看实惠的算计。 现在他宣布退出政坛,或许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 毕竟在讲台上跟学生谈两岸关系、谈中华文化,比在政坛里跟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要自在得多。
国民党的“统派”彻底玩完了!很多人还在为张亚中那区区2486票(2.4%)感到惊
【133评论】【56点赞】
海纳百川
可以退出台湾
海纳百川
可以退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