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州长向世界宣布美国加州州长纽森4月曾发表声明称,纽森在发布的致我们全球伙伴视频里提到,美国政府宣布的关税措施并不能代表全体美国人民的意愿。 这话听着是跟华盛顿划清界限,其实全是被现实逼的——加州的经济早就和全球贸易拧成了一股绳,断不得。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加州的分量。这地方要是单独拎出来算经济体,能稳坐全球第五的位置,GDP规模比德国还要可观。 2024年一年,光跟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的贸易额就达到2030亿美元,占了全州进口总额的四成。 加州的经济基本盘就靠两样撑着:一边是中央谷地的农田,全球每10颗杏仁里就有8颗来自这儿;另一边是硅谷的科技巨头,像英特尔、英伟达这些企业,35%的半导体设备都得从亚洲进货。 可联邦的关税大棒一落下,最先遭殃的就是这些支撑加州经济的根基。 就说10月刚生效的那波新关税,联邦对进口木材收10%的税,厨房橱柜、软体家具要征25%,药品更是直接加到100%。 这对加州来说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年初南部山火刚烧没了1.8万座建筑,正急着重建呢,关税一来,木材、钢铁价格直接飙涨13.5%,改建一栋普通房子光材料就得多花4万多美元,不少重建工程直接停了工。 更惨的是农业。中国本来是加州杏仁最大的买家,之前就因为联邦关税,咱们这边加征了34%的报复性关税,再加上山火把庄稼烧了不少,加州农户今年算是亏到了家。 加州政府早前算过账,这关税政策预计要让本州消费者多掏250亿美元,还得丢6.4万个工作岗位,总损失得有400亿美元。 科技业也没好到哪儿去。硅谷的产业链环环相扣,关税一拦,零部件供应立马断了档。2025年一季度,加州科技企业的融资额比去年同期降了18%,不少初创公司连IPO都得往后拖。 洛杉矶港更愁得慌,60%的集装箱都跟对华贸易沾边,真要是贸易断了,15万港口工人就得没饭吃,连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都放出话要裁2000人。 耶鲁大学算过一笔账,这轮关税会让美国2025年的通胀率往上跳2.3个百分点,每个家庭一年得多花3800美元,加州人自然一肚子火气。 纽森敢这么公开“拆台”,可不是光嘴硬,早就动真格了。 其实这不是加州第一次跟联邦硬碰硬了,早在今年4月16日,纽森就带着州总检察长邦塔把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质疑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征税的合法性,成了全美第一个因关税告联邦的州。 后来5月13日又向法院申请了初步禁止令,想让关税在诉讼期间先停了,怕再拖下去损失更大。要知道上一任期,加州就告过特朗普123次,三分之二都赢了。 暗地里的动作更实在。他正推着跟墨西哥建“跨境供应链走廊”,计划设5个免税贸易区,让企业通过转口绕过关税,硅谷的马斯克这些资本都在暗地里支持。 还想把州里的自由贸易区扩大,把半导体、生物医药这些产业都装进去,变相给企业降成本。 面对加州这连串动作,白宫的回应透着心虚。发言人库什·德赛压根不敢接关税对错的话茬,只扯些“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的官话,还反过来指责纽森该先管本州的无家可归者和犯罪问题。 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民调显示才42%的人支持关税,超过五成的人希望国会把特朗普的关税控制权收回来,大家都看明白了,这政策就是“肥了富人,坑了中产”。 更讽刺的是,联邦刚宣布关税,道琼斯指数一下就跌了1024点,全球不少国家立马放话要反制。 其实加州的抵抗早有铺垫。之前山火的时候,纽森为了要援助,还跟联邦缓和过关系,现在秩序一恢复,立马就变脸了。 他甚至开播客找特朗普前顾问对话,明的暗的两手抓得挺稳。 特意跟中国表态“敞开贸易大门”,也是摸准了硅谷供应链跟中国绑得太紧,断不起——现在中国都和加州就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电池达成了“绿色供应链协议”,允许加州企业享受最惠国待遇。 欧盟那边也在琢磨给加州的葡萄酒、杏仁免关税,这简直是给联邦精准打击。 这事儿还没完。像农业大州爱荷华、科技企业扎堆的马萨诸塞州,跟加州一样怕关税,只是暂时没敢跟着起诉。 不过早有12个州组成联盟一起告联邦了,说这关税是“一时兴起的非法行为”。专家都猜,等损失再扩大些,肯定有更多州加入这“反关税联盟”,毕竟没人想替华盛顿的错误买单。 纽森这步棋走得精明,既讨好了本州的企业和农民,又在全国刷了存在感,外界早传开了,他这是瞄着2028年总统大选呢。 加州是靠全球贸易吃饭的,华盛顿偏要搞保护主义,冲突早晚得爆。纽森对着全世界喊出那句“不代表全体美国人”,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纽森早前就警告过,再这么搞下去,几个月后美国人连学校书包、节日玩具都得缺,这政策根本就是在惩罚美国家庭。现在连加州这台美国经济的火车头都要跟联邦“拆伙”了,这关税战还怎么打下去?
刷到个新闻,差点没笑出声。
【7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