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这次是彻底撕破脸了! 10月17号这天,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公开表态,要把所有在巴基斯坦生活的阿富汗难民全都送走,一个都不留。 要知道,巴基斯坦收留阿富汗难民可不是一年两年,如今突然“撕破脸”,背后藏着几十年的老矛盾、难解决的安全麻烦,还有实在扛不住的经济压力。 要理解巴基斯坦为啥这么决绝,得先说说两国几十年的老疙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俩邻居,关系从来就没顺当过。 回溯到1979年苏联打进去阿富汗那会儿,巴基斯坦就开始收留阿富汗过来的难民,最多的时候差不多有500万人。 这些难民里大部分是普什图人,也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和哈扎拉人,不少人慢慢融进了巴基斯坦社会,尤其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俾路支斯坦这些地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着像一家人,可矛盾早就在暗地里攒着了。 巴基斯坦对难民的态度,其实早几年就开始变了。2017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内政部长乔杜里·尼萨尔·阿里·汗就明说,有些阿富汗难民其实是不少恐怖袭击的帮凶,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实施。 虽说2014年白沙瓦军人子弟学校那起惨事——145人遇难,其中大多是孩子——凶手不是难民,但那些人当时就躲在难民聚居区里,这让巴基斯坦政府对难民聚居区的警惕性一下提了上来。 到了2023年10月,巴基斯坦实在扛不住了,开始大规模清理,阿富汗驻巴大使馆当时就说,短短两周里,有1000多阿富汗人被拘留,可这里面一半人是有合法居留手续的,这事儿也让两国矛盾更僵了。 除了历史上的牵扯,安全问题是巴基斯坦这次下狠手的重要原因。巴基斯坦军方和政府都觉得,这么多难民在这儿,等于给恐怖分子提供了“安全屋”。 根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的估算,从2003年到2017年这十几年里,光是反恐就花了大概1180亿美元,而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里,有21998名平民,还有6863名安全人员——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 今年9月的两起袭击,更是把这种担忧推到了顶点。 9月初,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边防军总部遇上自杀式爆炸,至少10人没了命,30多人受伤;才过了10天,西北部南瓦济里斯坦地区的一个安全部队哨所又遭了袭击,12名士兵牺牲,4人受伤。 这两起事儿一发生,巴基斯坦更认定,难民堆里藏着不少恐怖分子,再不清理,安全就没个保障。 安全之外,巴基斯坦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撑不住了。巴基斯坦本身经济就不算好,这几年更是碰上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手里的钱根本不够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虽说在2024年9月同意给巴基斯坦批了70亿美元的紧急救助款,数额不算小,但也加了不少苛刻条件: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还要对国有企业搞私有化改革,等于巴基斯坦自己的财政空间被挤得更窄了。 这种情况下,大量难民的开销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发的声明里就提过,难民长期待在这儿,不光对国家安全有威胁,还把医疗、教育这些公共服务体系的担子压得更重了——本来巴基斯坦自己人看病、孩子上学就紧张,再加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难民,根本扛不住。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的估算也显示,这么多年下来,难民问题给巴基斯坦的经济添了太多负担,现在实在没能力再扛了。 更深层的,还有两国之间扯不清的政治博弈,核心就是那条“杜兰线”。 这条边境线是当年英国殖民时期划的,硬是把阿富汗最大的民族普什图族拆成了两半,结果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数量,比阿富汗本土的还多。就因为这个,阿富汗那边,尤其是普什图人,一直不认可这条线,觉得是“强加的分界线”。 更麻烦的是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里面不少成员是普什图人,他们常年靠着杜兰线附近山地好藏人的特点,在两国之间来回窜,在巴基斯坦境内搞了不少恐怖袭击。 巴基斯坦政府觉得,阿富汗塔利班当局没兑现承诺——说好的不让阿富汗领土被用来针对巴基斯坦搞袭击,结果根本没做到,甚至还帮着恐怖分子,当了印度的“代理人”。 可阿富汗那边不认账,说自己跟恐怖组织没半点关系,还反过来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巴基斯坦的驱逐行动,觉得巴基斯坦“不讲情面”。 不过靠着国际社会从中调停,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10月19号达成了停火协议,两国政府官员都确认了这事儿,还打算10月25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再开一次会,商量怎么落实停火协议,还有怎么加强安全合作的具体办法。 但双方最核心的矛盾还在那儿没解决:巴基斯坦要求阿富汗切断跟“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联系,阿富汗这边就是不承认杜兰线,这些根子上的问题,说不定啥时候就又引发新的矛盾冲突了。 而且,双方经济都不太行,这现实情况也让他们没法把冲突再升级,但反过来,经济困难也可能成为新的导火索——要是哪方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说不定又会把矛盾往对方身上引。
巴基斯坦这次是彻底撕破脸了! 10月17号这天,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2 17:56:1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