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在最大的一个共识,可能就是不要爆发系统性的危机。以现在的全球化程度而言,如果再发生类似于1929年那样的世纪大萧条,恐怕全世界都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当年美国股市崩盘后,资本像潮水般撤离欧洲,德国的债券被疯狂抛售,本就背负一战巨额赔款的德国财政瞬间垮掉,1929年底还只有130万的失业人口,到1933年初直接飙到600万,街头到处是饿肚子的人,一个鸡蛋要8000万马克,一张邮票能炒到500万马克,这种绝望最终给了纳粹可乘之机,这才有了后来的二战浩劫。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病根其实就是蛋糕分不匀,而眼下的局面,比一百年前还要棘手几分。 乐施会2024年的报告里有组扎眼的数据,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掌握着45%的财富,底部50%的人加起来还不到1%,最顶端的10个超级富豪每天能多赚1亿美元,就算一夜之间丢了99%的财富,照样是亿万富翁。 这种差距在北方国家内部更明显,美国2023年的基尼系数已经冲到0.49,前1%的人攥着全美32%的资产,比所有中产阶级的财富加起来还多,后50%的人却只占不到3%的份额。 特朗普政府之前搞的《减税与就业法案》更是直白,把企业税从35%砍到21%,还给私募基金高管开了"逃生舱",让他们能把20%收入申报成免税的,结果这些人人均减税41万美元,普通家庭才拿到1200美元优惠,相当于给富人的钱包焊了个大金库。 南北国家之间的鸿沟更像道天堑,疫情那阵子最明显,高收入国家砸几万亿美元救市,基本能覆盖劳工的收入损失,低收入国家却拿不出钱,刺激政策只能补上13.3%的工时损失,全球劳工工资平均降了10.7%,中低收入国家直接跌了15.1%。 现在全球减贫基本停了,富人财富增速是前一年的三倍,穷人数量却和三十年前差不多,这种状态下,增量蛋糕早就被分完了,大家只能盯着盘子里的碎渣抢,矛盾不激化才怪。 更要命的是,现在的金融体系比2008年脆弱多了,像个吹到极限的气球,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债务已经冲到318万亿美元,是GDP的328%,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多出87万亿美元,光美国2024财年的赤字就有1.8万亿美元,未来十年还得涨。 更隐蔽的是那些金融衍生品,全球ETF规模都突破15万亿美元了,2024年一年就涨了近30%,这些钱看似在市场里流转,其实都是连锁反应的引线,2020年3月美股10天4次熔断就是例子,资金说跑就跑,比1929年的银行挤兑快十倍。 这种风险一爆发就会顺着全球化的血管流遍全身,和1929年德国债券被抛售的逻辑一模一样。 阿根廷去年就扛不住了,662亿美元的债务直接违约,四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到47%,比索兑美元汇率从1:19跌到1:66,只能求着债权人免本免息给宽限期。 土耳其、南非这些国家也悬,外汇债务高得吓人,一旦发达国家加息或者爆发危机,国际资本立马撤资,本币贬值、股市崩盘跟着来,而这些国家的债务很多是欧洲银行持有的,最后还是会传导回欧美核心市场。 中美能达成不搞系统性危机的共识,说白了就是绑在一条船上。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都6882.8亿美元了,是建交时的275倍,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手里还握着75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资在华一年销售额4905亿美元,比中资在美多了4118亿。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出口立马掉下来,现在要是再爆发危机,美国股市崩盘会砸掉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制造业停摆又会让美国通胀飞上天,毕竟美国13.8%的进口都来自中国,缺了这些商品,物价得涨到老百姓骂街。 现在的地缘政治又给这堆干柴添了把火,俄乌冲突里,能源和粮食已经成了武器,要是真爆发大萧条,各国肯定会抢资源、筑壁垒,就像1930年代的关税战那样。 美国现在对中国搞的贸易限制,本质上就是抢存量蛋糕的手段,可越是这样,全球供应链越脆弱,一旦某个环节断了,就是系统性崩塌的开始。 当年德国就是因为经济垮了才走上战争路,现在有些国家内部民粹主义抬头,和1930年代的德国多像啊,要是再被经济危机逼一把,真不好说会干出什么事。 说穿了,中美心里都门清,现在的局面根本经不住系统性危机的折腾。 1929年的时候全球化还没这么深,尚且拖出二战,现在各国经济缠在一起,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贫富差距又到了临界点,真要是兜底没兜住,可不是谁吃亏谁占便宜的事,而是大家一起掉坑里。 所以维持住基本盘,别让危机爆出来,已经是眼下最现实的选择,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蛋糕没了就抢桌子"的混乱。
安世半导体处于史无前例的罕见状态,可以参考德国默克与美国子公司的彻底分家1.我
【2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