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北京一位女老师遇到家长送礼,竟然当着所有老师的面收下了,还把收礼的经过发到网上,引来的网友的一片喝彩,这是怎么回事呢? 提到“老师收家长礼物”,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警惕。 可北京一位小学老师,却当着办公室所有同事的面,接下家长递来的两箱水果,还把经过发了朋友圈,评论区没一句批评,反倒满是“收得好”。 这事儿得从校门口那个总在寒风里徘徊的小身影说起。 老师姓李,教四年级,班上有个叫小远的男孩。 连续半个月,李老师总能在放学后看到小远背着书包蹲在学校门口的公交站旁,手里攥着个凉馒头,偶尔抬头望一眼远处的路口,又低下头抠书包带。 起初她以为是家长临时加班,直到有天她值晚班,看到小远妈妈推着水果摊匆匆赶来,才摸清了背后的难处。 原来小远爸妈早就离了婚,他跟着妈妈过。 但妈妈腿有残疾,没法干重活,只能靠推着小推车在街边卖水果维生。 每天天不亮就得去批发市场进货,傍晚正是客流量多的时候,根本抽不开身准时接孩子。 小远妈妈说,有时候看着别的家长接孩子放学,孩子手里还拿着热乎的零食,心里就酸得慌。 说这话时,她的手还在不自觉地摩挲着水果摊的车把,那上面布满了常年磨损的细纹,冬天冻裂的口子还没完全长好。 李老师听了没多说什么,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都把小远带回自己家。 晚饭时多摆一副碗筷,饭后陪着小远写作业,遇到孩子不懂的题,耐心讲一遍又一遍。 小远妈妈过意不去,好几次想给李老师塞钱,都被她推了回去,您照顾孩子不容易,我帮着看会儿是应该的。 后来听说小远妈妈在为托管班的费用犯愁,李老师又托朋友找了家口碑好的托管班,还帮着争取到了半价优惠,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某天下午,小远妈妈突然推着水果摊来到学校,手里拎着两箱包装得整整齐齐的苹果,径直走到李老师的办公室。 当时还有好几个老师在备课,小远妈妈显得有些局促,把水果往李老师手里递时,声音都带着点颤。 李老师,这两箱苹果是自家摊位上最好的,您别嫌弃,谢谢您这么照顾小远…… 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实在不踏实。 周围的老师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里的活,毕竟“收家长礼物”是敏感事。 可李老师没犹豫,笑着接过了水果,还特意举起来让同事们看了看,大家瞧瞧,这苹果多新鲜,小远妈妈的心意,我得收下,不然她该一直惦记着。 说完还跟小远妈妈聊了几句家常,让她别总为孩子的事操心,孩子在学校很听话。 当天晚上,李老师就带着水果去了童装店,给小远挑了件厚实的棉袄,又买了个新书包。 小远原来的书包拉链早就坏了,一直用绳子系着。 次日上学,李老师把棉袄和书包递给小远时,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抱着新书包反复摸了好几遍,小声说了句,谢谢李老师,这书包真好看。 后来李老师把这件事随手发在了朋友圈,还配了张小远背着新书包的背影照,没想到很快就被转发开来。 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人说,这哪是收礼物,是收了份沉甸甸的信任。 其实大家不是不反感“老师收礼”,反感的是借送礼搞特权、谋私利的做法。 就像李老师说的,她收下的不是两箱苹果,是小远妈妈的一份安心;送出的也不是一件棉袄、一个书包,是对孩子的一份牵挂。 当老师愿意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家长懂得用质朴的方式表达感谢,这样的“收礼”,早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往来,而是家校之间双向奔赴的善意。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万万没想到,北京一位女老师遇到家长送礼,竟然当着所有老师的面收下了,还把收礼的经
拾九观人间
2025-10-22 10:53: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