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黑龙江五常,天气越来越冷了,女子却发现自家门口聚了一堆燕子,哪怕都被冻死了,它们也不往南方飞。网友:“要是离得近,我就收养它了!” 10月下旬的黑龙江五常,清晨的气温已经跌破零下,寒风卷着碎雪粒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刮过似的。 家住城区的王大姐推开门时,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揪紧了心。 几十只燕子挤在自家外墙的空调外机旁,黑乎乎的一片,羽毛蓬得像炸开的棉絮,不住地瑟瑟发抖。 地面上还躺着五六只一动不动的燕子,小身体早已冻得硬邦邦的。 这都快十一月了,咋还不往南飞啊?王大姐蹲在门口叹气。 她看着燕群从最初的十几只,一天天增加到几十只,每天都有新的燕子飞过来落脚,也每天都有燕子再也醒不过来。 这些小家伙白天会短暂飞出去觅食,可没过多久就又飞回这个角落。 毕竟附近几栋楼的空调外机一直在散热,这里比野外能高出好几度,成了它们眼里的“救命窝”。 这事很快被王大姐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心疼得直跺脚,看着太揪心了,真想给它们搭个暖棚。 也有人出主意,找个纸箱垫上旧衣服,至少别让它们趴在冰地上。 但大家都有同一个顾虑:怕好心办坏事,一靠近就惊着这些警惕的小家伙。 就在网友们急得团团转时,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 他们仔细观察后发现,滞留的大多是今年六七月份出生的幼鸟,成年燕子早已顺利南飞。 工作人员解释,这是自然筛选的正常现象,迁徙本就是鸟类种群的“试金石”,强健的个体能精准感知信号,而体力不足的幼鸟很容易被落下。 不过让人稍感安慰的是,在工作人员架设临时保温棚的第二天,剩余的燕子终于结伴向南飞去了。 这些燕子为啥会误了行程?答案藏在反常的天气里。 当地老人说,往年“燕子不过九月九”,可今年秋天的气温像坐过山车,国庆节前还能穿短袖,没过几天就得裹羽绒服。 中国鸟类学会的专家解释,燕子迁徙全靠“两个信号”:食物多少和日照长短。 前阵子暖和的天气让虫子没及时消失,燕子误以为“还能再待几天”,等寒潮突然袭来,想飞已经没了体力。 城市里的“温暖陷阱”更让它们动了留步的念头。 除了空调外机,地下车库的通风口、商场的排风口都在散发热量,这些人工热源打乱了燕子对季节的判断。 更关键的是,燕子是群居动物,只要领头的鸟没动,其他燕子就算察觉危险也不会单独飞走。 其实燕子的命运,早就悄悄给我们提了醒。 它们靠昆虫存活,昆虫靠植物生长,植物靠气候滋养,每个环节都紧紧连在一起。 一只燕子误了迁徙的路,看起来是件小事,可背后藏着的是气候反常、生态退化的大问题。 燕子的困境,是地球生态脆弱的信号,每个物种都是生态链的一环,少了哪一环,这根链子都可能断在我们手里。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黑龙江五常,天气越来越冷了,女子却发现自家门口聚了一堆燕
拾九观人间
2025-10-22 09:51:59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