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急于要求沿战线停火? 10月21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

未央秘史 2025-10-22 09:42:28

西方为何急于要求沿战线停火? 10月21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呼吁乌克兰境内沿战线停止军事行动。 声明由英国政府公布,联合签署方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声明称,“我们坚决支持特朗普总统的立场,即应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当前接触线应成为谈判的起点。” 西方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嚷嚷着要停火,背后的小算盘其实比乌克兰战场上的地雷阵还复杂。 咱们先看看前线的情况:波克罗夫斯克已经成了“孤岛”,乌军的补给线被俄军掐得比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保险丝还紧。 库皮扬斯克80%的市区都插上了俄军的旗子,乌军残兵被压缩在奥斯科尔河畔当“河景房”守军。 红利曼那边更惨,俄军三个方向的包围圈已经缩小到8公里,乌军士兵连撤退的地图都来不及打开。 这种局面下,西方要是再不喊停,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准备给乌军收尸了,但光说战场吃紧还不够,这里面藏着更深层的博弈。 还记得2014年和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吗?当时西方也是信誓旦旦地保证停火,结果呢?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后来自己都承认,那就是给乌克兰争取重新武装的时间。 现在历史又在重演,只不过这次的剧本更血腥,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数据,今年9月俄军单周就消灭了10585名乌军,相当于三个整编旅的兵力,而乌军在库皮扬斯克这样的关键据点,守军居然只有几千人,连巴赫穆特战役时的零头都不到。 这种情况下,西方再不喊停,乌军怕是连“最后一课”都来不及上了,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这次的停火倡议和俄美在阿拉斯加达成的共识完全是背道而驰。 8月15日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谈了三个小时,双方虽然没签协议,但都同意要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得让乌克兰认清楚现实。 可西方倒好,这边特朗普刚和普京握完手,那边欧洲领导人就联合声明要“立即停火”,这不是明摆着拆台吗?俄外长拉夫罗夫都忍不住吐槽,说西方这是“无视冲突根源”,简直是把国际政治当成小孩子过家家。 不过话说回来,西方这次这么着急也不是没道理,首先,乌克兰的兵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前线乌军不仅要面对俄军的钢铁洪流,还得提防自家督战队的子弹——外国雇佣兵要是敢后退,分分钟就会被督战队当成“逃兵”处理,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乌军的士气比赫尔松的水位降得还快。 西方的军援也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美国国会为了给乌克兰拨款吵得不可开交,欧洲国家的弹药库也快见底了,德国甚至把库存的“豹2”坦克拆零件凑数。 在这种情况下,停火就成了西方的“救命稻草”,既能喘口气补充弹药,又能给乌克兰争取时间训练新兵。 但俄罗斯显然不吃这一套,普京在阿拉斯加已经摆明了态度:乌克兰必须从顿巴斯撤军,否则免谈。 而且俄军现在的攻势正猛,根本没打算给乌军留活路,波克罗夫斯克的巷战已经打成了“现代版斯大林格勒”,俄军甚至用上了拆楼战术,一栋栋房子被夷为平地;康斯坦丁诺夫卡的乌军侧翼暴露后,俄军“南方”集群的推进速度比基辅政客的嘴皮子还快。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停火呼吁就像对着龙卷风喊“停下”一样可笑,更讽刺的是,西方这次的停火倡议还暴露了他们内部的分歧。 德国总理默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但私底下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却大相径庭。 德国还在犹豫要不要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法国却已经偷偷给乌克兰送去了“幻影”战斗机。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小作文“催更”军援。 当然,西方也不是完全没有牌可打,他们现在最大的筹码就是特朗普和普京即将举行的布达佩斯峰会。 特朗普最近一直在暗示,可能会承认俄罗斯对部分乌克兰领土的控制,以换取长期和平。 这让西方看到了一线希望,说不定能通过“领土换和平”的方案让乌克兰暂时喘口气。 但问题是,乌克兰能接受这种“割地求和”的方案吗?泽连斯基要是敢在这上面让步,估计第二天就得被基辅的民众用“海马斯”火箭炮轰下台。 总的来说,西方这次急于要求停火,本质上是一场“战略自救”,他们既想挽救乌军濒临崩溃的防线,又想给乌克兰争取重新武装的时间,同时还得平衡内部的政治分歧。 但问题是,俄罗斯已经看透了他们的把戏,普京更是放出狠话,“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停火倡议很可能会像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一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注脚”,而乌克兰战场的硝烟,恐怕短期内还不会散去。 毕竟,在国际关系中,实力永远比口号更有说服力,而现在的俄罗斯,显然更懂得这个道理。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