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装都懒得装了!郑丽文刚当选,赖清德连“祝贺”二字都省了,直接派发言人吴峥开火“训话”,要国民党“回归理性”!政治默契,彻底撕碎! 先说说郑丽文是谁。她可是国民党里的“老江湖”,当过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口才厉害,说话直来直去,在蓝营里算得上是“敢说敢做”的人物。 这次她当选的是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这个职位虽然不算“一把手”,但负责给国民党定政策方向,相当于“军师”角色。按说同为台湾地区主要政党,赖清德作为民进党那边的重要人物,哪怕心里不乐意,至少该发个新闻稿说句“期待共同为台湾努力”之类的场面话。 可民进党这次连这点面子都不给,直接让发言人吴峥开骂,说国民党“偏离理性轨道”,这态度转变得实在太快。 其实这事背后,藏着台湾政坛这些年越来越明显的“对抗模式”。以前国民党跟民进党虽然理念不同,但表面上还能维持“有事说事,没事客套”的默契。比如马英九当政时,跟民进党那边虽然吵得厉害,但至少公开场合不会直接“撕破脸”。可现在呢? 从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开始,这种“表面和气”就越来越少。尤其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民进党虽然没拿到绝对多数,但赖清德那边明显不想再跟国民党“演戏”,直接把矛盾摆到台面上。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两边对“台湾未来”的看法差太远。国民党一直主张“九二共识”,认为两岸关系得稳着来,经济才能发展;民进党则死抱着“台独”路线,天天喊“抗中保台”,可实际政策又拿不出什么新花样。 郑丽文这次当选后,国民党内部明显想调整策略,比如更强调“两岸交流”“民生优先”,这跟民进党现在炒作的“反中”“对抗”完全对不上号。 民进党一看国民党要“换路子”,生怕自己那套“恐中牌”不好使了,赶紧跳出来打压,连最基本的“政治礼仪”都不要了。 再说说吴峥这个人。他是民进党的“新生代”发言人,年轻气盛,说话特别冲。这次他直接说国民党“不理性”,其实是在给民进党立“人设”——咱们才是“理性务实”的一方,国民党就是“情绪化”“乱来”。 可问题是,民进党这些年干的那些事,哪件算得上“理性”?比如去年强行通过“反渗透法”,搞得台湾社会人心惶惶;再比如对大陆的农产品禁令,明明是自己没本事提升竞争力,非要甩锅给“政治因素”。现在倒好,反过来指责国民党“不理性”,这逻辑实在经不起推敲。 不过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台湾政坛现在的“对抗氛围”已经到了新高度。以前两边吵架,多少还会顾忌“社会观感”,怕被选民骂“不团结”。 可现在民进党似乎觉得,只要把“抗中”牌打到底,就能稳住基本盘。他们算准了,台湾有一部分选民对大陆有误解,民进党越“硬”,这部分人越支持。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跟国民党“撕破脸”,反正吵得越凶,自己的“抗中保台”人设越牢固。 但对台湾老百姓来说,这种“连装都不装”的政治生态可不是好事。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国民党跟民进党虽然吵,但至少在民生议题上还能合作。 比如修条路、盖个医院,两边可能会预算,但不会故意捣乱。可现在呢?民进党为了打压国民党,连这种基本民生都不放过。 去年有个地方要修轻轨,国民党支持的方案更省钱,民进党硬是卡着不让过,最后拖了半年,多花了好几亿台币。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做法,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再说说郑丽文这边。她当选后,国民党内部其实挺期待她能带来新气象。毕竟这些年国民党被民进党压着打,政策上总是“被动应对”,很少主动出击。 郑丽文性格直,敢说话,国民党希望她能帮蓝营重新定调,比如更强调“两岸和平”“经济合作”,而不是跟着民进党炒“反中”话题。可民进党一看国民党要“换招”,立马跳出来打压,就是想把国民党逼回“对抗路线”,这样自己才能继续操控“恐中”情绪。 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件事也反映出台湾政坛的“理念空转”。民进党执政这些年,除了“反中”“抗中”,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政策。 经济上,台湾的工资已经多年没涨,年轻人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老人领的养老金连基本生活都难维持。 可民进党不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天天炒作“大陆威胁”,把老百姓的注意力引到外部。现在国民党想调整策略,民进党当然要拼命阻止,因为一旦老百姓开始关注民生,民进党那套“恐中牌”就不好使了。 最后说说对普通人的影响。台湾政坛这种“连装都不装”的对抗,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比如两岸关系紧张,最先受伤的是台湾的农民、渔民和中小企业。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民进党天天喊“抗中”,结果台湾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渔民不敢去传统渔场,中小企业订单减少。这些实实在在的损失,民进党从来不会提,反而怪大陆“打压”。现在国民党想推动两岸交流,缓解紧张局势,民进党却跳出来阻止,说白了就是不想让老百姓看到“和平发展”的好处。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警告郑丽文,邱垂正表示,中国的目标是消灭“中华民国”、“并吞
【46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