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叫唤,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政府官员会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0 14:07:30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叫唤,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政府官员会面,讨论如何解决围绕计算机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僵局。   他还大言不惭地宣称,中国汽车制造商也离不开安世的芯片,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事情的起因得从今年9月30日说起。荷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不光冻结了公司的全球资产和知识产权,还罢免了中方CEO,把闻泰持有的股份托管给第三方。   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就连荷兰法院后来公布的文件都显示,美国早在6月份就要求荷兰必须更换安世的中方CEO,不然就要扩大对华制裁范围。说白了,荷兰就是在美国主子的授意下,上演了一出“狐假虎威”的戏码。   可荷兰政府万万没想到,中国的反制措施来得这么迅速又精准。就在荷兰宣布接管后的第三天,中国商务部立刻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在中国境内的特定芯片成品、分立元件以及核心技术配方出口。   这一招直接掐住了安世半导体的“命门”——虽然公司总部在荷兰,但70%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东莞的工厂,每天有超过2.5亿颗芯片从这里发往全球。没了中国的产能支持,荷兰就算“接管”了安世,也只能对着一堆空厂房干瞪眼。   更让荷兰傻眼的是,中国境内的安世公司根本不吃这一套。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官方发声明,明确表示中国境内的公司是独立运营的中国企业,法定代表人拥有最终决策权,任何未经同意的外部指令员工都有权拒绝执行。   这就相当于在法律层面给荷兰政府的“接管令”判了死刑,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荷兰的“骚操作”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紧急警告,如果安世芯片供应中断的问题解决不了,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在几周内就面临停产危机。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在汽车用基础芯片领域占着全球40%的市场份额,大众、宝马、特斯拉等车企的生产线都严重依赖其产品。   现在荷兰把事情闹大了,这些车企的库存普遍只能维持几周,而寻找替代供应商需要重新认证和测试,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欧洲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场“芯片寒冬”,而始作俑者正是荷兰政府自己。   面对这种局面,卡雷曼思所谓的“相互依存”论简直就是自欺欺人。不错,安世的芯片确实在汽车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中国并非没有应对之策。   一方面,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国产芯片在车身控制单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中端领域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7%,高端智能驾驶芯片的国产化率也提升至35%。像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也在加速200余款模拟芯片的研发量产,其中针对AI与智能辅助驾驶的产品已经在头部车企实现量产。   另一方面,中国还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作为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让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的芯片生产都陷入被动。   荷兰政府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所说,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插手企业内部事务,既违反契约精神,也损害了自身的营商环境。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一边声称“自主决策”,一边却被曝早在6月份就与美国政府秘密磋商,按照美方要求更换安世的中方CEO。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国际社会对荷兰的“独立性”产生了严重质疑。     现在,荷兰政府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低头求和。卡雷曼思急于与中方会面,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僵局,实际上是想让中国解除出口管制,恢复安世的产能供应。   但中国显然不会轻易妥协。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中方坚决反对歧视性做法,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商务部也明确表示,荷兰必须纠正错误,尊重市场原则,切实保护中国投资者的权益。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博弈,本质上是一场技术主权与地缘政治的较量。荷兰政府以为可以在美国的支持下“强取豪夺”,却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荷兰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还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沦为笑柄。   未来的谈判中,中国必然会坚持原则,要求荷兰彻底纠正错误,恢复安世半导体的正常运营。如果荷兰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更严厉的反制措施和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通过政治手段破坏产业链的行为都是短视的。荷兰政府应该明白,所谓的“相互依存”绝不是单方面的胁迫,而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   只有尊重市场规律,摒弃冷战思维,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否则,卡雷曼思的“叫唤”只会成为国际舆论的笑谈,而荷兰也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