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美国大概没搞明白,关税这张牌不是说收就收、说放就放的,中国企业又不是等着被拿捏的软柿子,哪能巴巴地守着一棵随时可能砍人的树。 2018 年起美国抡起关税大棒,从集成电路到轻工产品层层加码,甚至 2025 年还在搞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限制,中国企业早就看清了这套路 —— 与其在关税波动里心惊胆战,不如找个稳当的新靠山,RCEP 就是这么被 “推上位” 的。 RCEP 这圈子可不是随便凑的热闹,15 个成员国涵盖了东盟 10 国加中、日、韩、澳、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贸易额都在这儿,关键是规矩靠谱,90% 以上的产品要逐步实现零关税,比美国朝三暮四的政策实在多了。 2024 年中国对 RCEP 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已经冲到 13.16 万亿元,占外贸总额比重早超过 30%,反观美国,就算 2024 年底对美出口增速回升到 15.6%,体量和稳定性也压根没法比,这就像一边是按月发工资的铁饭碗,一边是看老板心情给红包的临时工,换谁都知道选哪个。 福州有家跨境电商企业最有发言权,他们一款抽纸以前出口泰国要交 10% 的关税,定价 285 泰铢都没竞争力,RCEP 生效后关税直接归零,一下子省了近 90 泰铢成本,一个月销售额就从 5 万飙到 200 万。 这可不是个例,厦门的鲜切花出口更夸张,以前运到新加坡光通关就得耗十几个小时,花到地方都蔫了,现在 RCEP 规定易腐产品 6 小时内通关,鲜切花 2 小时就能放行,2025 年 5 月上半月出口量直接涨了 399%,快 4 倍的增速,换去美国市场哪有这待遇? 更精明的是企业早就把产业链扎进了 RCEP 的地盘,不是简单卖货而是深度绑定。中老铁路通车后,货物从万象到磨丁以前汽车要走两天,现在火车 4 小时就到,2024 年货运总量达 1960 万吨,中国的零部件运到越南组装,再贴着 RCEP 原产地证书卖到日本、韩国,不仅能躲开美国的关税,还能享受区域内的叠加优惠。 甘肃拓奇实业这三年光靠 RCEP 原产地证书就省了 140 万关税,报关公司都从以前的十几家变成 150 家,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谁还惦记回美国市场受气? 美国更没算到,RCEP 的便利度是真落地,福建搞的那个关税智能服务平台,企业输个商品信息就能查到最优税率,海关还会主动提醒哪家没享到红利,一对一帮扶。 反观美国,就算降了关税,各种隐性限制还在,2025 年 9 月商务部还因为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发起调查,今天降税明天可能又搞限制,中国企业又不傻,总不能把身家性命押在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上。 泰国 2024 年前 10 个月和 RCEP 成员国的贸易额占比超 53%,柬埔寨靠着 RCEP 红利都要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了,这些国家跟着 RCEP 尝到了甜头,自然更愿意和中国企业打交道。 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 2024 年 12 月冲到 18.9%,比美国还高 3.3 个百分点,鲜切花、家电、纺织品顺着 RCEP 的航线源源不断运出去,海外仓建得越来越多,客户关系早就从 “一锤子买卖” 变成了 “长期合伙人”。 等美国琢磨着把关税降下来时,才发现中国企业在 RCEP 的地盘上早把根基扎稳了:关税省了、物流快了、客户熟了、产业链通了,连泰国榴莲、新西兰奶粉这些进口货都能借着 RCEP 卖回国内,形成了双向循环。 美国货架上的补货需求再迫切,也没法让中国企业放弃已经耕耘好的沃土,毕竟谁愿意放着稳定的生意不做,回头去踩随时可能塌的坑呢?这就像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活儿,精明的中国商家可不会干。
这一次反击,是真把美国人打痛了,实打实打到了美国人的七寸上!当地时间10月19日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