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反复难愈,是肝在闹脾气!每天滚一滚,把肝揉顺,抽动少了,脾气好了! 门

灵松谈育儿 2025-10-20 09:51:30

孩子抽动症反复难愈,是肝在闹脾气!每天滚一滚,把肝揉顺,抽动少了,脾气好了! 门诊有不少抽动症孩子,有的频繁眨眼睛、挤眉弄眼,有的时不时耸肩、清嗓子,还有的手脚不自主抽动,玩闹时放不开,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连睡觉都不安稳。 看到孩子受罪,家长自然心急如焚。医者仁心,我看不得家长们心急也看不得孩子受罪。 今天,我决定把临床中治疗抽动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有中药汤剂,也有按摩法,家长按需自取就好,只求尽快带孩子脱离抽动的困扰。 1 肝在闹脾气 抽动症反复难愈,是肝在闹脾气。 孩子抽动症频繁发作,其实多与肝气不舒、肝风内动有关。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环境,或受到不良情绪刺激,肝气就容易郁结不畅,久则化火生风,风动则引发不自主的抽动症状。 临床的抽动症患儿中,多数都伴随情绪急躁、容易哭闹或沉默寡言等表现。这类孩子往往心思敏感,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强,肝气郁结日久还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佳、大便不调等问题。 因此,想要改善抽动症反复的情况,关键在于疏肝理气、平息肝风,这里给大家推荐柴胡疏肝汤。 2 镇肝熄风汤 组方: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炙甘草 柴胡疏肝解郁,引领气机条达;香附理气疏肝,辅助柴胡增强疏肝之力,枳壳行气导滞,与香附一上一下,调畅气机。陈皮理气健脾,让气机疏泄的同时兼顾脾胃;川芎活血行气,使气血运行通畅,避免气滞血瘀;白芍柔肝缓急,防止疏肝之药过于辛散耗伤肝阴。最后用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这个方子在临床中加减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一般会加上僵蚕、钩藤、牡蛎等。文章篇幅问题,就不再这里赘述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了解具体医案。 3 每天揉一揉肝俞穴 除了中药调理,穴位按摩也能起到疏肝理气作用,而肝俞穴就是调理肝脏功能的关键穴位。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两横指宽),是肝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此穴能直接疏泄肝气、调畅气机。 肝俞穴就是在帮助肝脏疏泄,所以建议大家每天都给孩子揉一揉肝俞穴! 【具体动作】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家长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肝俞穴上。以拇指适度用力按揉,力度以孩子感觉酸胀但舒适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1-2次。 【作用】每天坚持按揉肝俞穴,能促进肝脏气机疏泄,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烦躁、抽动症状,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不仅抽动次数减少,脾气也会变得温和许多。 为什么现在患抽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 归根到底与现代孩子的生活环境、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学习压力、家庭氛围等都可能成为肝气郁结的诱因。 单纯压制症状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肝气不舒的根源还在,抽动就容易反复。 我行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跟家长强调标本兼治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重视孩子肝脏功能的调理,也希望所有抽动症孩子都能尽早摆脱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0 阅读:3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