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频繁清嗓是肝燥,眨眼耸肩是风动,教你两招平息肝风,从此减少抽动反复! 最近,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孩子的抽动症状又加重了,尤其是频繁清嗓子、眨眼、耸肩,甚至发出怪声,让人心疼又无奈。 其实,这些症状的背后,多与“肝风内动”有关。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通过两招简单的方法,帮孩子平息肝风,减少抽动反复。 抽动症的根源:肝风内动 中医认为,抽动症多属于肝风内动。肝主风,风性善动,肝气郁结久了,就像锅里烧开的水,蒸汽顶得锅盖“噗噗”直跳。 孩子的抽动症状,其实就是这股肝风在作怪,想要根治抽动症,关键是要平息这股风。 频繁清嗓:肝燥生风 肝燥是指肝阴不足,虚火内生,就像锅里水少了,火却越烧越旺。孩子频繁清嗓子,就是肝燥生风的表现。 眨眼耸肩:风动不止 肝风内动,就像风卷残云,孩子的眨眼、耸肩等症状,就是风动不止的表现。 两招平息肝风,减少抽动反复 第一招:食疗养肝,滋阴润燥 推荐方子:百合莲子羹 百合10g(滋阴润燥) 莲子10g(养心安神) 枸杞6g(滋补肝肾) 冰糖适量(调味) 做法:将百合、莲子、枸杞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第二招:推拿平肝,熄风止痉 推荐穴位:太冲穴、合谷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揉太冲穴,能疏肝理气,平息肝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揉合谷穴,能疏风解表,缓解抽动。 做法:每天按揉太冲穴和合谷穴各3分钟,力度适中,以孩子能耐受为度。 案例分享 小明,8岁,抽动症已经2年了。症状包括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严重时还会发出怪声。家长带他看了不少医生,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后来,他们找到了我。 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我发现小明的舌苔舌红少苔,脉象弦数,属于典型的 “肝风内动”。结合他的症状,我辨证为肝阴不足、虚风内动,同时伴有脾虚痰聚的问题。 中药以滋阴平肝,健脾化痰为主,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6g(平肝熄风)、钩藤6g(清热平肝)、白芍9g(养血柔肝)、生地黄9g(滋阴清热)、茯苓9g(健脾化痰)、白术6g(健脾益气)、甘草3g(调和诸药) 我建议家长每天给孩子喝百合莲子羹,同时配合推拿,重点按揉太冲穴和合谷穴。 坚持了一个月,小明的症状明显减轻。眨眼、耸肩的频率大大降低,清嗓子的声音也少了。三个月后,小明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情绪也变得稳定了。 孟爷爷的贴心提醒 饮食调理:避免给孩子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 情绪管理:抽动症孩子容易情绪波动,家长要多陪伴、多鼓励,帮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 坚持调理:抽动症的调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孩子抽动症:频繁清嗓是肝燥,眨眼耸肩是风动,教你两招平息肝风,从此减少抽动反复!
灵松谈育儿
2025-10-19 13:51:3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