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钙片,骨头才不脆”,这是很多中老年人挂在嘴边的话。可不少人不知道,补钙补得不对,钙没进骨头,反倒进了血管。医生发现,一些老年人检查出血管钙化、肾结石、便秘,竟都与“过度补钙”有关。 钙确实是骨骼健康的关键,但它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身体对钙的吸收有上限,当摄入量超过需求时,多余的钙就会在血液中“游荡”,增加血管负担,还可能沉积在肾脏形成结石。医生提醒,50岁后每天钙摄入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盲目服用高剂量补充剂,不仅浪费,还可能伤身。 有一位老教师退休后体检发现骨密度下降,她开始一天三次服钙片,连带喝牛奶、吃芝士,结果几个月后出现腹胀、便秘,检查发现血钙超标,肾脏已有钙化迹象。钙过量不但没让骨头变硬,反而让身体提前“负重”。 补钙更大的误区,是只盯着钙,却忘了它的“搭档”。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和镁。没有维生素D,就像门锁了,钙进不去;缺了镁,骨骼再多钙也难沉积。医生常说,晒太阳十分钟,胜过吃几片钙片。鱼类、蛋黄、蘑菇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既安全又自然。很多人补了钙却没补维生素D,最后骨密度不升反降,问题就出在这。 别被“便宜又高钙”的广告迷惑。一些劣质钙片含有重金属或杂质,长时间服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医生曾遇到过病人因服用不合格补钙产品导致体内铅超标,出现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年纪越大,身体代谢越慢,遇到这类问题恢复就越困难。补钙不是“买越便宜越划算”,而是要“买得安全、补得科学”。 很多人以为补钙是一件小事,其实它牵动着骨骼、肾脏、血管的健康。医生总结出“三不要”:不要高剂量乱补,不要忽略维生素D和镁的作用,不要贪便宜买劣质钙片。补钙这件事,就像修房子,材料好、比例对、施工合理,房子才能稳。科学补钙,骨头硬,血管也畅通。 过了50岁,别让“保健”变成“负担”。钙吃对了,是营养;吃错了,就是麻烦。科学一点,身体自然更有“骨气”。
“吃点钙片,骨头才不脆”,这是很多中老年人挂在嘴边的话。可不少人不知道,补钙补得
疾冰预防说
2025-10-19 10:52:30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