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8 18:57:57

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这事得从光刻机说起,荷兰的底气基本都系在ASML身上,这家全球独一份的光刻机巨头,2024年光是从中国市场就赚走了101.95亿欧元,占了总营收的36%,中国大陆第一次成了它的最大市场,采购额甚至超过了美国和韩国的总和。 ASML 2024年年报里藏着更惊人的数字,算上中国台湾地区,整个中国市场贡献了其总销售额的52%,是韩国市场的两倍还多。 荷兰政府却在2024年9月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把更多类型光刻机纳入许可清单,商务部当即表态反对这种滥用管制的行为。 他们以为抱住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没算过ASML全球70%的营收都依赖系统设备销售,而中国占了这些设备采购的41%。 2023年中国进口ASML设备的价值就超1600亿元,相当于前几年的总和,这样的市场体量荷兰根本丢不起。 ASML自己早有预感,2025年中国业务占比预计降到20%,可即便如此,中国仍是其无法放弃的核心市场。 荷兰的贪婪藏在细节里,一边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在2025年10月强行夺取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中国的反制来得迅速且精准,10月4日就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在华产品和组件出口。 安世半导体的命脉本就攥在中国手里,无锡、上海、深圳三大基地承担着全球6成产能、7成封测任务。 荷兰抢了公司壳子,却断了制造根基,欧洲汽车产业很快感受到压力,毕竟安世的芯片是很多车企的必需品。 这种短视行为正在反噬荷兰经济,每年可能损失数千万欧元税收,数千名员工的饭碗也跟着摇晃。 ASML的高管早就急了,2024年初美国逼其停货时,公司就悄悄加速交付,生怕失去中国客户。 荷兰政府撤销部分出口许可后,ASML只能硬着头皮说“影响有限”,可财报里的营收下滑骗不了人。 所谓的“安全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中国从未限制过荷兰农产品、化工品进口,贸易往来一直对等互利。 荷兰农业出口额里,中国占了近15%,每年数十亿欧元的花卉、乳制品订单,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他们跟着美国搞科技封锁,却忘了半导体产业占荷兰出口总额的12%,而中国是这个产业的最大买家。 美国自己有英特尔、应用材料撑着,荷兰却只靠ASML一根独苗,这根苗还得靠中国市场浇水施肥。 30多家荷兰半导体配套企业已经慌了,联名给政府写信诉苦,担心失去中国订单后工厂倒闭。 中国的“典型案例”不是要打垮谁,而是要讲清道理:科技合作容不得投机,选边站必然有代价。 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等中国企业正在加速突破,28纳米光刻机关键部件已实现国产化,不再卡脖子。 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提升到27%,比前一年增长8个百分点,这就是封锁逼出的进步。 荷兰媒体早就算出账,若失去中国市场,ASML至少要裁员1.2万人,整个产业链会跟着萎缩。 那些嘲笑“中国造不出光刻机”的声音,正在被实验室里的突破一点点击碎,时间站在坚持创新的一方。 中国从不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会任人拿捏,对待“帮凶”的态度明确,就是让其付出真实代价。 荷兰该看清了,美国不会为它的损失买单,而中国市场的大门,只会为尊重规则的国家敞开。荷兰 荷兰新规 荷兰对美。。。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