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对外表示,公司业务依靠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持续呈现积极的势头,并且正在向更多客户拓展业务,涉及用于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先进逻辑芯片以及高端存储芯片。 随后,他们话锋一转:但是预计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2026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出现大幅下滑。 就在 10 月 15 号刚发的三季度财报里,阿斯麦自己说了,中国大陆这季度买走了 42% 的光刻机,还是全球最大的买家。 可转头 CEO 就赶紧泼冷水,说 2026 年中国客户的需求和销售额要大幅下滑,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这哪是中国不买了,分明是他们怕中国以后不买了,自己的机器要砸手里了,提前找补呢! 要知道,2024 年一年光中国大陆就给阿斯麦送了 101.95 亿欧元的生意,占了他们总营收的 36.1%,比韩国、美国加起来都多,这么大的冤大头要是真不买了,他们能不急吗? 以前阿斯麦靠着中国市场那真是赚得盆满钵满。2025 年一季度财报里写着,净利润同比暴涨 92%,营收也涨了 46%,这钱里一大半都是中国给的。 那时候中国最高买走他们 49% 的光刻机,差不多一半的机器都卖到中国来了,说白了就是咱们撑起了他们的半边天。可现在呢? 从 2024 年四季度开始,中国市场的占比就从接近一半跌到了 27%,虽然三季度又回到 42%,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中国企业最后的补货,不是长期需求。阿斯麦自己也清楚,以前那些积压的订单快交完了,新订单跟不上,才急着喊 “要下滑”。 其实西方光刻机不好卖,根子就在他们自己作的。之前美国逼着荷兰搞出口限制,不让阿斯麦卖先进的浸没式 DUV 光刻机到中国,以为这样能卡咱们的脖子。 可他们没想到,中国企业早有准备,趁着还有许可证的时候提前囤了一大批设备,把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自己的光刻机技术也在往上赶,虽然现在还没完全追上,但已经能满足不少中低端需求了,自然就不用再花大价钱买他们的机器。 阿斯麦最赚钱的就是 DUV 光刻机,现在卖不了,低端的机器咱们又快能自己造了,他们的机器可不就滞销了? 再看看阿斯麦的订单数据,那波动简直跟坐过山车一样,根本藏不住滞销的真相。 2024 年三季度新增订单才 26 亿欧元,比上一季度直接砍了一半还多,虽然四季度回升到 71 亿欧元,但 2025 年一季度又掉到 39 亿欧元,比市场预期的少了 11 亿欧元。 这说明啥?除了少数 AI 相关的高端订单,大部分客户都不怎么下单了,尤其是中国客户。他们嘴上说订单积压有 360 亿欧元,看着挺多,但这些订单大多是以前的老单子,现在新订单跟不上,老单子交完了就没饭吃了,这才是他们最慌的地方。 以前卖 DUV 给中国,毛利率高得吓人,现在中国订单少了,只能靠卖 EUV 给台积电、三星撑着。可 EUV 的客户就那么几家,市场就这么大,根本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窟窿。 2024 年四季度 EUV 占了销售额的 42%,看着挺风光,但要是中国这块肥肉真丢了,就算 AI 再火,也补不上这么大的缺口。 资本市场也不傻,都看出来他们依赖中国市场,所以一听到中国需求可能下滑,对阿斯麦的预期就差了,觉得他们以后日子不好过。 说穿了,西方急的不是中国需求下滑,是怕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买家。 全球就中国在拼命建芯片工厂,以前这些工厂都得买阿斯麦的机器,现在咱们要自己造机器了,他们的垄断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你看阿斯麦 CEO,从 2024 年三季度就开始念叨中国占比要回到 “正常水平”,一会儿说降到 20%,一会儿又说 2026 年要大幅下滑,其实就是想给市场打预防针,真到了滞销的时候不至于太难看。 以前西方总觉得光刻机是 “卡脖子” 的宝贝,能拿捏住咱们,可他们忘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把 “卡脖子” 的技术变成自己的强项。现在他们的机器开始不好卖了,才急急忙忙跳出来喊话,早干嘛去了? 要是真有底气,根本不用反复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更不用怕咱们不买。说白了,光刻机滞销是真的,西方着急也是真的,这都是他们自己搞技术封锁搬起的石头,现在砸到自己脚了!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
【2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