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黄征辉表示,只有台湾保留军队,大陆才有机会统一。 黄征辉的主张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他曾担任台湾海军舰长,退役后出版 30 多部著作,常以军事视角解读两岸议题。 2022 年他在电视节目中提出,保留现有政治制度和军队是台湾考虑统一的条件,认为军队能给台湾民众带来安全感。 这种想法在台湾岛内有一定共鸣,2024 年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33.2% 的民众希望永远维持现状,部分人将军队视为心理依靠。 两岸军力对比的现实早已改写。 台军现有 20 多万人,装备包括 F-16 战机、爱国者导弹等,但军事专家指出,台军缺乏独立作战体系,战机即便升级仍受制于数据链限制,无法实现多机型协同作战。 解放军已构建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合作战体系,“霹雳 - 17” 导弹射程达 400 公里,台岛战机刚起飞就可能被锁定。 这种体系性差距,让 “以武自保” 的认知失去支撑。 保留军队与国家主权的核心原则存在根本冲突。 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是武装力量的统一指挥,全球各国均遵循这一准则。德国统一后整合了原东西德军队,美国各州也没有独立武装,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两支独立军队。 大陆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中明确,“一国两制” 框架下台湾可高度自治,但军队必须统一归属中央政府,这一立场从未动摇。 大陆早已为和平统一预留充分空间。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就提出尊重台湾现状,1981 年 “叶九条” 更曾提及统一后台湾可保留军队的可能性。 如今大陆强调,台湾情况与港澳不同,会量身定制 “两制” 方案,保障民众现有生活方式不变。这种弹性空间,始终以 “一个中国” 为前提,而非对主权的分割。 统一的推进更多依靠民心相通与利益相融。 2023 年两岸贸易额达 2670 亿美元,台湾通过经贸往来获得切实收益。大陆持续推出惠台措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让台胞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享受同等待遇。 民间交流从未间断,文化传承活动不断巩固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些互动正在搭建起跨越海峡的信任桥梁。 黄征辉的言论将统一与军队保留绑定,却忽略了统一的本质是主权回归与同胞团圆。军队保留涉及的主权核心问题无法让步,但两岸在制度衔接、民生保障等具体领域仍有广阔协商空间。 只要坚守 “九二共识”,放下对抗思维,就能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找到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真正的 “统一屏障” 从来不是军事力量的存在与否,而是两岸之间的信任隔阂。 当更多台湾民众感受到和平统一带来的发展机遇,当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民族情感持续升温,统一便会成为顺应民心的自然进程。这一过程中,军力对比只是背景,同胞同心才是跨越海峡的最坚实桥梁。
朱立伦出来表态了!朱立伦在一次演讲中对台湾省人民表示,他们每一个台湾人,都要记得
【21评论】【7点赞】
兴哥GE
保留军队,台湾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