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东大大豆需求破坏巴西生态?纽约时报的荒谬逻辑遭打脸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10月17日)写道:“东大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严重损坏巴西的森林和草原。随着东大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巴西农民正在游说取消森林砍伐限制,以便向庞大的东大市场销售更多大豆。塞拉多生态区近一半的原生植被已经消失,被放牧和种植大豆所取代。” 《纽约时报》的报道一出,瞬间在舆论场炸开了锅。这家老牌美媒摆出环保卫士的姿态,痛心疾首地指责东大,却对关键事实视而不见——东大企业早已在巴西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大豆供应链。 数据冰冷而诚实,2024年1月至7月,东大从巴西进口大豆高达4226万吨,美国大豆却缩水至1657万吨。近2.6倍的差距,像一道巨大的鸿沟。 美国豆农眼睁睁看着最大的客户转向别处,那种失落与焦灼,隔着太平洋都能闻到酸味。 就在《纽约时报》编辑部敲下那些指控的同时,一艘艘巨轮正从巴西巴卡雷纳港鸣笛启航,满载着“零毁林”大豆,驶向东大。 采购方是中粮集团。这可不是普通的大豆,每一颗都带着“绿色身份证”。中粮国际CEO董巍说得明白,这意味着“种植过程与毁林彻底划清界限”。 这是给《纽约时报》最有力的回应,不是言辞,是行动。 故事要从2019年讲起。那时,中粮国际已经开始用卫星眼睛,紧紧盯着巴西的广袤农田。 他们绘制风险地图,建立追溯体系,像侦探一样确保每一粒大豆的身世清白。到2024年,奇迹发生——巴西直采大豆100%可追溯,99%验证与毁林无关。东大的环保承诺,从不停留在漂亮的演讲稿里。 《纽约时报》挥舞道德大棒时,似乎患上了选择性失忆。怎么不提提自己国家当年毅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往事? 巴西网友一句话戳穿真相:“我们心甘情愿,你们美国人凭什么指手画脚?” 这种双标做派,说穿了就是“我得不到的市场,你也不能安心拥有”。 巴西供应商马科斯·卡马戈看得更远:“我们保护了环境,反而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 中粮国际已经立下军令状,2025年全球大豆玉米实现“零毁林”。这不是空想,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保护地球和赚取利润,完全可以并肩同行。 今天,东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绿色转型的超级引擎。世界经济论坛的专家杰克·赫德看得清楚,这笔“零毁林”订单将引爆可持续产品的需求热潮。 当某些国家还在夸夸其谈时,东大已经用真金白银为地球投票。这不是负担,这是面向未来的智慧。 从巴西辽阔的农田到中国繁忙的港口,可持续农业的种子早已破土而出。那些穿越重洋的“绿色大豆”,承载的不仅是果实,更是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人类的饭碗,不必以地球的伤痕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东大大豆需求破坏巴西生态?纽约时报的荒谬逻辑遭打脸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
爱意暖人间
2025-10-18 03:34:26
0
阅读:0